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社评:美国在中国周边下“巨大赌注”,一定会亏

时间:2023-06-25 09:13:53编辑:佚名

社评:美国在中国周边下“巨大赌注”,一定会亏

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总理莫迪刚刚结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但此行受到的关注和解读,以及对地区局势的可能影响才开始。美印官方都把这次访问拔得很高,营造出两国关系获得大升级的氛围。美官员称“天空是美印关系的极限”,莫迪则表示,对两国关系来说,“天空也不是极限”。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尤其给人此种印象。但双方的分歧与相互利用的算计并未消失或化解,只是被一时刻意掩盖,这比坦诚地列举出来更显虚假;而虽未明说却无处不在的针对中国的因素,则让人感到隐隐不安。


莫迪(左)与拜登夫妇互赠礼物 图源:twitter

美印在国防、半导体、关键矿产、高技术以及太空合作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协议,印度将得到美国很少与非盟友国家分享的一些关键技术,美国科技大公司也将真金白银投资印度。有美国媒体对此称,美国对印度下了“巨大的赌注”,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他们的潜台词:一是认为美印加强合作的目的是不单纯和不对称的,二是对能否获得收益心里没底。相对于华盛顿表现出的“横跨星空大海”的热情和乐观,美国舆论的这种怀疑指向和态度,更能反映美印关系没那么光鲜的客观现实。

几乎所有观察人士都注意到,在莫迪的这趟美国之行中,美印两国官员一直避免直接提到中国,但中国议题被普遍认为是美印深化两国关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中国被美媒称为“美印盛宴上的幽灵”或“房间里的大象”。换句话说,众所周知,美国现在对印度示好,是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来拉拢印度共同对付中国,美印双方对此都心照不宣。但这种功利主义性质的“密切”是临时的,不稳定的,也是很难靠得住的。

“塑造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已成美国的对华阳谋,美国正在大力推进。理论上讲,位于中国西南方向的大国印度会不会加入,对美国能否实现这个阳谋至关重要。如果印度加入后,美国从地理上完成了对中国的围堵,这是华盛顿政客难以抵制的KPI诱惑,他们因此不吝对印度的吹捧和礼遇,甚至舍得拿出一些实惠,以换取新德里的配合或支持。


美国国旗与印度国旗

这看上去很完美,但我们都知道,一些臆想出来的计划落到实处往往一地鸡毛,就像中国的那句成语“纸上谈兵”。越是战略自主性强的国家,比如印度,越是不可能严格按照华盛顿编写的剧本演出,尤其当华盛顿要求它做出不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时,我们相信新德里会冷静和清醒地作出选择,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新德里当然有自己不好公开说的打算,比如想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成为美国对华遏制的一环,决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和原则,也有损它的大国尊严。有美国人抱怨印度是“摇摆国家”,透出对印度不以美国意志行事的失望。扩展一下看,其实美国能绝对控制的小弟寥寥无几,美国打造对华包围圈是一定搞不成的。

全球治理需要大国之间的合作,对美印加强以和平与发展为目的的互利合作,我们乐见其成;对美印针对中国的谋划,我们则坚决反对,但也不会感到紧张,因为这注定行之不远。印度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性大国,现在正努力争当“全球南方”领头羊。中印两国互相毗邻,同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美国很远,中国很近。要“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就得有大国外交的考量,相信印度明白这一点。

延伸阅读

莫迪访美谈供应链和无人机,美媒:中国是美印宴会上的影子

“拜登与莫迪的会晤是民主的一次失败。”24日,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以此为题载文报道印度总理莫迪的美国之行。报道称,莫迪在美国受到了包括国宴在内的VIP待遇,但其治下的印度却放弃了共同的价值观和民主准则,拥抱印度教民族主义。其网站上刊登的图片上,拜登与莫迪正举着香槟碰杯。

就在当天,莫迪结束为期4天的访美行程。他在推特上写道:“一段非常特别的美国之行画上了句号。”《时代》周刊的报道凸显对于莫迪此行以及美印关系,两国官方努力展示的友好只是硬币的一面。另据印度报业托拉斯24日报道,莫迪当天抵达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他将于25日与埃及总统塞西会晤。



印度总理莫迪

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太空领域

据《印度斯坦时报》24日报道,“国事访问”的最后一天,莫迪和拜登在华盛顿共同会见了美国和印度的科技企业高管。参加会面的美国科技大腕包括苹果的库克、谷歌的皮查伊和微软的纳德拉等首席执行官,还有OpenAI的山姆·奥特曼、美国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以及包括马恒达董事长阿南德·马恒达在内的印度科技大佬。莫迪对与会者称,人才和技术的结合保证了更光明的未来,出席会议的企业人士“都在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新世界”。拜登则称,“我们两国正在将创新与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美联社24日称,美印领导人希望加强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产和太空领域的合作。他们将焦点放在“创新握手”倡议上。这是一项新举措,旨在解决阻碍两国合作的监管障碍,并促进新兴技术的就业增长。白宫官员表示,印度庞大的人才库对于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和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至关重要。报道还称,目前,拜登政府面对在印太地区崛起的中国,因此试图将美印关系提升到最高水平。

从MQ-9B无人机到F414涡扇发动机

莫迪与拜登努力在公开场合展示两国的友好,他们22日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时称,“今天在印美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我们的全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谱写新的篇章。”拜登也夸赞两国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更紧密且更有活力”。

拜登与莫迪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和印度将加强人工智能、半导体、供应链及国防等领域的合作。联合声明称,印度将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采购MQ-9B无人机,而在印度组装的MQ-9B将增强印度武装部队跨领域的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


MQ-9B无人机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23日还提到,莫迪访美期间,通用宣布与印度国有航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签署备忘录,双方将共同为印度空军生产F414涡扇发动机。发动机将在印度生产,并进行大量的技术共享。这表明美国比预测的更愿意信任印度作为防务伙伴。

“美国人的期望只能得到适度满足”

“中国是美印盛宴上的影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总结莫迪此访时称,莫迪享受着美国给予来访领导人的最奢华的荣誉。但在他访问的大部分时间里,一个影子笼罩着华盛顿和美印关系的未来。

CNN称,中国因素以及中美摩擦正在推动华盛顿与印度的关系。目前美国两党普遍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实力、影响力和整个西方主导的经济和政治规则体系构成危险的挑战,这比华盛顿对印度民主被莫迪政府侵蚀的担忧更为重要。从华盛顿的角度来看,在对抗中国的努力中,印度似乎是一个有希望的合作伙伴。西方政府希望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印度经济正从中受益。拜登声称,印度对于帮助维护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至关重要,而中国正在寻求挑战这一秩序。拜登同意莫迪进行“国事访问”,代表着美国在强化将印度纳入西方轨道的长期战略。

拜登政府试图在与北京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拉近和印度的关系。路透社24日称,虽然莫迪在访美期间没有直接提到中国,拜登也只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及中国,但联合声明中却直接提到东海和南海,声称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24日称,美印签署防务和安全合作方面的突破性协议。外界看到印度开始寻求减少对俄罗斯军事需求的依赖。但印度不可能像美国期望的那样,在面对中国和俄罗斯时扮演突出的地缘政治角色。美国人的期望只能得到适度满足。美国《世界政治评论》23日称,印度永远不会像华盛顿希望的那样,在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竞争中完全与美国结盟。美国《时代》周刊23日直言,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它从来都不想。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