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深度 深度学习算法

时间:2023-10-15 23:03:04编辑:佚名

深度 深度学习算法

摘要:与其说国家党赢了,不如说工党输了。


新西兰选举委员会公布了14日议会选举的初步结果,执政党工党遭遇惨败,最大在野党国家党获胜

在左翼工党政府执政6年后,新西兰人终于等来重新选择的机会。

当地时间15日凌晨,新西兰选举委员会公布了14日议会选举的初步结果,执政党工党遭遇惨败,最大在野党国家党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赢得组阁权。国家党领导人卢克森有望成为新任总理。

在新西兰通胀高企、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生活成本上升被视为本次竞选的主导议题。但从得票情况看,两个主要政党都没能为疲惫的国家带来太多安慰。民众用选票惩罚了工党,后者的议席几乎被腰斩;但他们并没有赋予国家党单独组阁权,后者仍需与其他小党联合组阁。

从这个角度看,这次“变天”与其说是国家党的胜利,不如说是工党的失败。民众最想传递的信号是,是时候改变了。

执政党为何输了?

本次选举共有17个政党参选。98.7%选票计票结果显示,共有6个政党进入议会,分享121个议席。其中,国家党获50席(得票率39%),较上届选举增加17席;工党遭遇重大失利,仅获34席(得票率27%),比上届选举减少31席;绿党14席;行动党11席;优先党8席;毛利党4席。

14日晚间,工党领导人、总理希普金斯在初步结果出炉后承认工党败选。电视画面中,他强忍泪水向支持者致意。后者全体起立,高喊他的名字。希普金斯说,他已致电卢克森,祝贺他即将成为新一任总理。

不得不说,现年53岁的卢克森晋升速度之快,超出人们想象。

他是新西兰弃商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称每晚只睡5小时,不到40岁时便已担任联合利华在加拿大的业务总裁,后因带领新西兰航空公司走出困境而闻名。

4年前,他初入政坛即被视为国家领导人的潜在人选,曾在新西兰著名政治人物、国家党前领导人柯林斯的影子内阁任职。两年前,柯林斯被免去国家党党魁职务后,由于主要对手退选,卢克森顺利接过衣钵。

国家党寄望卢克森能重现前总理约翰·基的“荣耀时光”。原本在知名券商美林担任经纪人的约翰·基形象和蔼可亲,曾在2008年至2016年为国家党赢得三次大选。此次选举期间,卢克森一直尝试树立亲和顾家的形象,并突出自己的商业履历。不过,在许多新西兰人生活困顿之际,拥有7套房产的百万富翁卢克森也受到一些“与现实脱节”的指控。

华东师范大学新西兰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认为,选举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基本反映了新西兰“求变”的政治现实。

一方面,自去年下半年起,执政党工党退潮已是事实。其民调支持率不断下滑,正遭遇一场信任危机。

究其背后,“主要是工党未能兑现转型变革的承诺,以及新冠疫情应对引发的后续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经济刺激政策不足、就业率下滑、房价居高不下等。”陈弘说,民众普遍感到失望。为了摆脱困境,工党换帅自救,时任教育部长希普金斯出任新总理。但是,他继承了前总理阿德恩留下的一系列老问题。他试图将政策重点放在经济民生议题上,但仍无力挽回工党的选情。

另一方面,与执政6年、让人厌倦的工党形成对比,国家党领导人卢克森就像一块空白画布。

“卢克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陈弘说,他曾是商界人士,竞选策略较为有效,主打“变革”牌,以“将新西兰带回正轨”为口号,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他还将“减税”作为重要卖点,提出一套规模逾百亿纽元的减税计划,包括降低所得税、削减地区燃油税等。这对于选民而言具有吸引力。

小党又成“造王者”?

选举夜过后,尽管新西兰已经“变天”,但一些细节仍待观察。

受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联合政府的组建前景仍不明朗,谁是本次选举的真正赢家仍有争论。

目前,国家党得票率约为40%,不能单独拿到组阁权,必须和同为右翼政党的行动党结盟。两者目前共拥有61席,似乎已达到议会过半多数,但这一数字仍有可能在11月3日最终计票结果公布时略有变化。从历史上看,在海外选票、特殊选票清点完毕后,右翼阵营的席位往往会减少。届时,国家党、行动党可能需要再拉上优先党,形成三党联合政府。

从政治光谱看,行动党是立场比国家党更激进的右翼保守派政党,优先党也属于右翼阵营,带有民粹主义色彩,自1996年以来曾三次成为议会“造王者”。

正因如此,无论是两党联盟还是三党联盟,有评论称,选民明显“右转”,新政府料将成为“近几十年来最右”的政府。

但也有新西兰学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从得票率看,国家党并没有获得压倒性胜利。与其说国家党赢了,不如说工党输了。选民只是一心要把工党赶下台。他们把选票分给小党以示抗议,希望以此引起主要政党的注意。他们并不想“右转”,他们更想改变。

在陈弘看来,小党成为“造王者”,这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并不罕见。新西兰虽是小国,但党派众多,势力交错,政治局面可能比大国更具复杂性。工党和国家党虽是新西兰两大政党,但很多时候都无法单独组阁,选举会产生悬浮议会。在本次选举中,国家党的胜利源于选民对工党的背弃,并不是对国家党有多满意。卢克森本人缺乏政治经验,民众对其执政能力抱有期待,同时也有一定疑虑。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党和优先党的政治主张与国家党并不完全一致。两者是否会利用自己的关键地位逼迫国家党在某些问题上向其靠拢值得关注。”陈弘说。

内政外交如何走?

在国家党为组建政府筹谋之际,作为新总理人选,卢克森本人也没有太长时间庆祝。

有评论称,他刚收拾好威士忌酒杯,就要投入艰苦的战斗。首要任务就是勾勒出比竞选承诺更清晰的执政愿景。

眼下,新西兰社会和经济面临诸多顽疾。高通胀和低利率的逆风正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对消费和投资形成抑制。移民数量创历史新高,带来一系列老生常谈的问题——房价、基础设施以及健康和福利系统不堪重负。“我们就像大海上漂浮的软木塞。”有新西兰学者如是说。

与此同时,国家党在竞选期间承诺减税,但批评者质疑这笔削减的资金将从何处填补。

“新政府面临和工党政府同样的问题,在很多议题上很难做出重大改变。”陈弘从内政、外交两方面进行观察。

内政方面,眼下的经济困难并非单纯由工党制造,而是多年积压。就业、房价等问题都是积重难返,政府很难有一种“超级武器”,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新政府还将面临内部协调问题。

举例来说,减税、改善基础设施或将是国家党的政策重点。行动党则希望推动国防领域的鹰派政策,包括提高国防预算、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等。与前任比,“政治白丁”卢克森或许可以更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但是治理国家和管理企业是两回事,他在上台之后也将遇到严峻挑战。

外交方面,“新西兰一直秉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它和美国并不是盟友关系。新政府上台后,在大国间保持独立的总体路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陈弘说。

围绕对华政策,陈弘注意到,卢克森曾在竞选期间参加电视辩论时给出简洁明了的答案,即与现在的工党政府一致,希望保持和加强与中国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新西兰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规模。”陈弘指出,作为农牧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国、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新西兰一直在经贸、教育、旅游等领域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中新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对双方有利,也成为一个合作样板。

虽然身处西方发达国家阵营,但新西兰却在对华关系上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议、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等。“可见,两国关系成熟而具有韧性。”陈弘说。

不过,作为“五眼联盟”成员,在美国大力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陈弘认为,新西兰自然也承受压力。围绕南太岛国、南海等问题,新西兰有关方面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杂音。右翼小党是否会在相关问题上制造麻烦,仍待观察。这也对卢克森的政治智慧和把控能力提出考验。

“目前来看,新西兰的对华政策仍处在稳健航道上。”陈弘说,新西兰在外交上保持独立自主的态度和立场,也会对其他国家起到示范作用。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延伸阅读

"日本讲师"借污蔑中国为日排海洗白 新西兰媒体人回击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多国人士不满,然而也有人在为日政府开脱……

8月26日(北京时间,下同),认证为“日本某大学特聘讲师”、在个人网站自称“专门研究日本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学者杰弗里·霍尔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发文声称,“中国政府出于政治动机,在福岛(核)废水(排放)之际,实施了对日本水产品的禁令,这似乎导致一些消费者恐慌性购买食盐(尽管中国大陆的核电站多年来一直在排放类似的废水)。”文字下方,他还配上一段来源不明的“抢购视频”。



杰弗里·霍尔

这一推文在发出后引发一些网友争论,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不少人质疑他的说法,并要求其拿出证据。

8月28日,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注意到上述帖文并回复:“不对”。否定霍尔的说法的同时,安柏然也附上了一张图片,图片对正常的核电站冷却水与福岛核污染水进行了简单明确的对比说明,即这两者是不同的,福岛核污染水受到了核反应堆中核燃料的污染。↓



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发文回击

此前,有日媒曾宣称,中国核电站的记录显示,废水中的氚水平也超过了日本将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氚的最高含量。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23日予以回击,强调日方有意把福岛核污染水同正常的核电站废水混为一谈,恰恰表明了日方在这个问题上不科学,有意蒙蔽国际社会。

汪文斌当时表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是经过核电站熔化堆芯的水,这种污染水同正常的核电站废水的排放完全不是一码事,两者的性质不同、来源不同、处理难度不同。“中方等利益攸关方也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汪文斌说道。



视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28日,霍尔回复安柏然的帖文,阴阳怪气地称“抱歉,中国核电站废水中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实际上更高”,并称自己引用了“国际上的可靠消息来源”。同日,安柏然对其说法再次进行回复,列出了人们对福岛核污染水安全性担忧的依据。

“重要区别:福岛是一场核灾难,遭受了3次核(堆芯)熔毁。他们排放的水在接触到堆芯后已经被污染和并具有放射性。世界上没有其他核电站这样做,”安柏然表示,并提出日本核污染水受到普遍质疑的另一个原因,“世界各地的核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都会释放氚,法国核电站的氚排放量是中国核电站的10倍。但氚这个论点是故意迷惑你们的。日本绿色和平组织列出了福岛核污染水中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包括但不限于导致骨癌的锶-90,它们的危害要大得多。”↓



安柏然再回应

对于安柏然这一回复,有网友在下方@霍尔,“对此有什么回应吗?”截至发稿前,尚未看到霍尔回复该网友。↓



网友评论

此外,在文章开篇霍尔借污蔑中国为日本核污染水洗白的帖文下,也有网友表示质疑,“如果你觉得日本的水是安全的,为什么你不把它存在后院,或者(排进)你的泳池里(然后)游泳,或者最好是分给你的家人喝。”↓



网友评论

还有网友认为,霍尔似乎已沦为日本政府“宣传傀儡”:“杰弗里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傀儡’,因为他只关注氚。这就是日本政府的目的。真正的问题是被污染的水里还有什么,以及为什么日本需要30多年的时间排放污染水。核废水不是核污染水。”↓



网友评论

就在8月28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消息称,我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应约会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冈野正敬,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进一步向日方阐明严正立场,并要求日方认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首先,为什么日方刻意强调氚元素经过了稀释处理,但始终对其它放射性核素闪烁其辞?第二,为什么日方不进行全面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第三,为什么日方拒绝其他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建立国际监测机制?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