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抗日战争最幸运的7个省是哪些省

    我们有着辽阔的领土,虽然日军穷凶极恶,但也有7个省份十分幸运,未曾受到日军的侵袭,这就是四川、宁夏、陕西、甘肃、西藏、青海和新疆。这也十分容易理解,日军的入侵路线是由东往西,这7个省份位于中国西部,幸运地躲开了日军的铁骑。  四川自古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一个风水宝地,经济十分发达。巴蜀之地向来是易守难攻的,四川在抗战期间幸运地躲过了日军的侵占,只是某些城市遭到日军的轰炸。当时的重庆属于四

  • 张自忠将军七七事变中为何蒙冤

    宋哲元第29军丢掉平津后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目标是反攻,而蒋介石给该集团军下拨的三个军番号更加耐人寻味:冯治安第77军、刘汝明第68军和张自忠的第59军,全部是相加“14”的数字,老蒋的用意非常明显,永远提醒第29军的军头们勿忘“七七”之羞,丢掉苟和幻想,坚决对日作战。因此,对于爱国将领张自忠的评价,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以尊重史实为宜,客观地说,是“知耻而后勇”的典范。 张自忠之前就任29军第3

  • 郑大章:七七事变中的落跑者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卫国战争。正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在我国的抗日民族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例如,以身报国的张自忠,与阵地共存亡的佟麟阁,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黄埔民族之魂的戴安澜,淞沪会战阵忙的最高将领东北军的吴克仁,长沙会战的战神薛岳等等,数不胜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然而,也有少数的败类分子,投敌叛国,当了汉奸,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等。他们丧失了做人

  • 七七事变东条英机蓄谋已久

    1937年,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后,在军部中央形成了强硬派与谨慎派两大派别,前者以陆军大臣杉山元、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及参谋本部第3课课长武藤章等为代表,后者则以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石原莞尔、陆军省军务课长柴山兼四郎等为代表。两派对时局的分析迥异。强硬派认为,中国已是不堪一击,只要日本一出兵,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征服,正是最好的时机。而谨慎派则坚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由于日本须全力准备对苏作战,如贸

  • 七七事变日军主要将领的下场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在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那么,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田代皖一郎心脏病暴毙 田代皖一郎是日本佐贺县人,时为中将军衔。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凌晨,田代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并于8日夜夺回了龙王庙

  • 七七卢沟桥事变历史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大战后,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

  •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抗日战争打响第一枪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

  • 七七卢沟桥事变整体经过

    日军挑衅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

  • 挑起七七事变的罪魁祸首: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1888.10.7—1966.8.2),日本佐贺县人。日本昭和时期陆军中将、甲级战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毕业,日本陆军大学第29期毕业。“七七事变”时,牟田口廉也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军衔为大佐。1937年7月7日当天,由于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未在北京,所以牟田口廉也成为了现场的最高指挥官,并由其下达了向中国守军开火的命令,他也就成为挑起“七七事

  • 七七事变蒋介石下令全面抗战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正在江西庐山。1937年7月8日上午,他收到了宋哲元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电报。蒋介石的第一个反应是:全面战争可能真的来了。 蒋介石复电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匆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此间已准备随时增援。无法确切地知道,至少在名义上是中国军政首脑的蒋介石,于庐山上那个云雾缭绕的早晨思考了什么。这个生于中国浙江的南方人,对北方的卢沟桥并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