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 伏尔泰:抱怨初恋女友变老

    1778年1月,自发苍苍的伏尔泰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故乡——巴黎。  他年轻时由于反对皇室、敌视教会而不得不背井离乡,一直在欧洲其他国家流亡。他回到巴黎的消息一传开,整个巴黎都为这位大哲学家的归来而兴

  • 伏尔泰小时候的故事,伏尔泰三岁背书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一生创作过许多作品,涉及到政治、思想、哲学、文学、历史各个社会科学领域,仅在文学的范围内就写过悲剧、喜剧、历史剧、散文剧、歌舞剧、史诗、哲学诗、讽刺诗、抒情诗、故事诗、小说等。

  • 伏尔泰从未说过“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正是在这句“名言”的掩饰下,法国近年来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一些惊世骇俗的话、特别是一些排外、仇外、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话,都得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电视、电台、讲座、沙龙、报刊上风行无阻。(文/郑若麟)

  • 伏尔泰简介,伏尔泰创作经历

    伏尔泰(法文: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ois-Marie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

  • 伏尔泰的名言,伏尔泰经典的话

    1、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2、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   3、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

  • 伏尔泰《中国孤儿》简介

    在16世纪,法国一批人文主义作家就对中国产生了强烈兴趣。拉伯雷认为,智慧的神瓶在中国,蒙田把中国看做欧洲的典范。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热,并把中国风吹向整个欧洲。启蒙先哲伏尔泰、百科全书派思想家狄德罗等大师都对中华文明热情赞扬。伏尔泰像伏尔泰认为中国人是最有理性的,他还将中国人推崇的理解释为自然之光。为了发扬光大他所说的中国精神,他进而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写出了剧本

  • 伏尔泰是哪国人伏尔泰故事成就介绍

    伏尔泰简介伏尔泰(生于公历纪元1694年11月21日—逝于公历纪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岁),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

  •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简介

    伏尔泰(1694-1778)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

  • 伏尔泰简介伏尔泰的思想主张伏尔泰有什么影响?

    伏尔泰简介: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伏尔泰有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伏尔泰简介伏尔泰(法文:Voltaire,生于公历纪元1694年11月21日—逝于公历纪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岁),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