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盛世

    自秦始皇完成华夏大一统算起,到清朝灭国,在这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其实大盛世也仅仅出现过四次;所谓盛世,指的是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国家富庶、军队强大,外交、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极致。但是在这四次盛世中,前三次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真正达到了汉朝陈汤所说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第四次,似乎有点自吹自擂的感觉。第一次:汉

  • 陈圆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

    陈圆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是冒辟疆。冒辟疆是明末江南的大才子,所谓自古才子多风流,冒辟疆也不例外。他经常去逛青楼,很多美少女都视其为偶像,青楼女子都甘愿做冒辟疆的小妾,也不去做别人家的正房。 当冒辟疆和陈圆圆相见后,一个才子,一个佳人,想不一见钟情都难,从此冒辟疆和陈圆圆在了一起,2人山盟海誓,至死不离。然而造化弄人,冒辟疆还未娶陈圆圆过门,陈圆圆就被强权抢走了。

  • 元好问:国亡被囚

    国亡被囚 此后不久,元好问赴京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诰。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围汴京,元好问被围城中。金哀宗逃出京城,兵败卫州后逃往归德府。 朝中无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自己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迹,刻上碑文。天兴二年(1233年

  • 元好问:仕途坎坷

    坎坷仕途 兴定五年(1221年),三十二岁的元好问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选任。正大元年(1224年),到他三十五岁时,元好问又得到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异得中科举。 这次宏词科登第后,元好问才正式就选,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但生活颇为清苦。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三十六岁的元好问因不满冷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诗学》,内容包

  • 陈圆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

    陈圆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是贡若甫。贡若甫,江阴人,父亲是贡修龄,明朝万历47年进士,曾在多个地方担任地方官一职。所以贡若甫也算得上是个官二代,他早已听说陈圆圆的名气,当见到陈圆圆本人后,当即花重金,纳为妾。 话说像陈圆圆这样的女子,有颜值有才华,国民女神级别的,哪个女人不嫉妒她?所以陈圆圆在贡若甫家里一直受到贡若甫正房的嫉妒,最终离开了贡若甫。

  • 元好问:科场频频受挫

    科场受挫 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由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识免乡试”,他直接到并州参加府试,但榜上无名。此后在泰和八年(1208年)十九岁时,他又到长安参加府试,但这次又未中。 元好问二十一岁时返回故里,在离祠堂几十里外的定襄遗山读书,故而自号“遗山山人”。两年之后,蒙古大军突袭秀容,屠城十万余众,其兄元好古丧生。为避兵祸,元好问举家迁往河南福昌,后转徙登封。卫绍王崇庆元年(1

  • 元好问:年少时便游学四方

    游学四方 金章宗明昌元年七月八日(1190年8月10日),元好问诞生在忻州农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士大夫家庭里。由于他的二叔和三叔都没有儿子,元好问的兄弟有三个,他又是第三。根于中国传统,他的叔父元格在他生后七个月时,就把他当做过继儿子,随即把他带到掖县县令任上。 据记载,元好问天资聪明,七岁就能写诗,被人誉为“神童”。他十一岁时,元格在冀州任职,元好问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路择“爱

  • 朱棣派人寻找张三丰的真相

    尽管朱棣有着阴险狡诈嗜血成性的一面,但无论怎么说,我们不能把他与中国历朝历代的昏君连在一起,甚至可以肯定的说,他绝不是这个群体里的一员,对于许多有朱棣情结的人来说,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天才皇帝,一个有伟大作为的精明政治家。 可至今为止人们无法解释的是:永乐朝的这位大政治家朱棣却干了一件与昏君相差无几的“荒唐事”——派大臣胡濙外出求仙,一求就是十四年。这究竟是怎么个情况?朱棣掌控大明政权后,一直有人

  • 历史上相貌出众的皇帝盘点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都是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是她们都是因政治而牺牲了自己。其实古代历史上的美人不少,帅哥也有很多。在历史中有几位帝王的颜值也是超级俊朗的,就连毁了父母心血的隋炀帝杨广的美貌都是历史上一等一的美男子!那么颜值最高的五位皇帝除了杨广之外还有哪几位呢?第一位:杨广在历史上杨广的评价有很多,有人说他是暴君昏君,也有人歌颂他的伟大。不得不说杨广也是有很多丰功伟绩的,比如说京杭大运河。杨广是独孤伽

  • 各时期名人对朱棣的评价

    李贽:“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万斯同:“帝刚果善断,能决大谋。用兵常以少击众,开阖如神。身先士卒所向克捷。知人善任,使士有一艺辄录用,弗遗与臣下语。表里洞达,无识芥之嫌,不侈祯祥。每谨灾变水旱饥馑赈恤如弗及以故六军数出,工役繁兴与而民不至困敝。在位二十二年,励精勤政,威德远被。穷荒绝域,受朝命修职数十国,其建司置卫,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