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与夏十二 登岳阳楼)

时间:2023-06-17 02:03:47编辑:未知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与夏十二 登岳阳楼)

  翻译: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楼高,而是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从俯视、遥望、纵观、感觉等不同角度形容楼之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洒。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释

  ⑴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名字不详。岳阳楼:坐落在岳州郡治西南,今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西临洞庭,左顾君山,为湖南名胜。

  ⑵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⑶迥:远。一作“向”。洞庭开:指洞庭湖水宽阔无边。

  ⑷“雁引”句:一作“雁别秋江去”。

  ⑸“山衔”句:指月亮从山后升起,如被山衔出。

  ⑹连下榻:为宾客设榻留住,用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连:一作“逢”。

  ⑺行杯:谓传杯而饮。

  ⑻回:回荡,摆动。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