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连云港海州区义务教育招生办法2023 2021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小学招生

时间:2023-06-25 19:05:08编辑:佚名

连云港海州区义务教育招生办法2023 2021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小学招生

  海州区义务教育招生办法

  2023年海州区继续使用连云港市义务教育学校网上系统进行入学报名登记,本区户籍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应在7月1日—7日内通过“连云港市新生入学预报名系统”进行入学信息登记(操作指南另行发布),学校初审后现场确认。各学校根据省、市、区招生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招生工作意见,6月25日前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27日前向社会公布。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公开招生入学的政策要求、划定的施教区范围、招生报名办法和程序等同时,要积极宣传和指导学生、家长注册与使用线上报名系统。

  (一)小学一年级招生

  1.小学一年级入学的法定年龄为6周岁,即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海州区户籍的儿童。海州区户籍的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填写《连云港市海州区延缓入学申请表》(附件二),提供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于7月14日前向当年所在施教区学校提出申请,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当年所在施教区学校登记备案。

  2.本区户籍适龄学生报名时,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7月1日--7日期间凭6月30日前办理登记的家庭户口簿、房产(或不动产权)证等进行网上信息填报,只能报名登记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公办、民办学校不能兼报。初审通过后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携带户口簿、房产或不动产权证等相关材料进行现场确认。学校确认后公布录取名单,并提前发放小学入学通知书,方便适龄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入学通知书最迟在开学前15天送达入学儿童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手中,开学时持入学通知书报到。

  3.户口不在本区的驻连机构人员子女,需在本区接受小学教育的,于7月9日--7月13日(含双休日)到区教育局基教科登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并享受本地居民子女入学的同等待遇。

  4.2023年,凡需在海州地区接受小学教育的适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带领下,于7月9日--13日(含双休日),到海宁小学集中履行登记手续,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区教育部门依据区域内学校规模与班额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报名时需提供以下材料:2023年6月30日前持有的家庭户口簿、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居住证、与居住证住址相符并经房产部门备案的合法房屋租赁契约、海州地区用工单位正规劳动合同(或承包合同、营业执照、近期税票)等资料。同时请家长及时掌握自己租房居住地所属的社区。

  (二)初中七年级招生

  5.初中招生实行“无缝对接”的招生制度。小学毕业生应“一个不少”地升入初中学习。初中校长是做好“小升初”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小学校长是做好“小升初”招生工作的第二责任人,必须将小学毕业生全部送达初中报到后才算完成教育任务。

  6.本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各小学要提前将本校毕业生名册和《小学毕业生登记表》(见附件三)报送区教育主管部门,区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备案。学生或家长于7月1日--7日进行网上报名登记,初审通过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携带户口簿、房产或不动产权证等资料进行现场确认。

  7.在本区小学就读(外省、市、县区户口)的毕业生(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升学。确需在本地区升入初中的,可在原就读小学办理升学报名手续,提交2023年6月30日前持有的户口簿、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居住证、与居住证住址相符且经房产部门备案的合法租房契约、海州地区用工单位正规劳动合同(或承包合同、营业执照、近期税票)等资料,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统筹安排到有关初中学校就读,享受当地居民子女同等的入学待遇。同时请家长及时掌握自己租房居住地所属的社区。

  8.在外省市、外县区就读的海州区户籍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海州区户口所在地升学的,学生或家长在7月1日—7日内进行网上报名,并于7月9日—11日携带户口簿、房产或不动产权证、小学毕业证书等相关材料到新浦实验小学集中履行登记手续。网上初审通过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携带相关材料进行现场确认。

  9.2023年,外县区(非海州地区学校)毕业的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在海州城区七年级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7月9日--11日(含双休日),到新浦实验小学集中履行登记手续,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区教育局根据区域内初中的布局状况、办学能力等统筹安排入学。若到乡镇初中就读,可直接向就读学校申请。报名时,需提供以下材料:2023年6月30日前持有的户口簿、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居住证、与居住证住址相符且经房产部门备案的合法租房契约、海州地区用工单位正规劳动合同(或承包合同、营业执照、近期税票)、小学毕业证书、毕业生登记表等资料。同时请家长及时掌握自己租房居住地所属的社区。

  (三)民办学校招生

  10.各民办学校要严格遵照招生纪律要求和核准的招生计划,详尽规范地制定招生具体方案,还须向社会公开“三个承诺”(即承诺不提前组织登记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测试(评)面试(谈)、招生录取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步于7月1日—7日期间接受适龄儿童少年通过“连云港市新生入学预报名系统”进行信息填报。预报名人数未达招生计划的,学校要一次性全部录取;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须以电脑派位方式随机录取。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可为具有三年以上本校学籍学生提供直升初中部机会,符合直升条件的报名数超过计划数的,须以电脑派位方式确定。未被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录取、被录取又放弃的,由属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11.区教育部门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确保建档立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安置到位。坚持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及远程教育为补充的原则,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方式,就近安排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专人护理、无法到校就读的儿童少年以到康复机构、残疾人之家集中送教为主,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统一纳入学籍管理。对安置结果有争议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实施仲裁。

  (五)政策性安排入学

  12.烈士等优抚人员子女。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关于做好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意见》(连公局〔2018〕17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对烈士、因公牺牲或伤残、驻国家艰苦边远等地区及从事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警察等,其适龄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的给予优先安排。

  13.驻连部队现役军人等子女。根据《连云港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连政联﹝2015﹞1号)《关于建立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和社会优待机制的通知》(连政办发﹝2019﹞24号)等,凡符合规定的驻连部队军人、救援消防人员等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的,海州户籍的由区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14.高层次人才子女。根据《关于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连发﹝2017﹞26号)《连云港高层次人才服务办法》《关于印发<海州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海委发〔2018〕34号)等要求,凡符合《连云港市人才评价分类办法(试行)》规定的“C类”及以上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服务金卡”持有人、“智汇海州人才计划”引进的创新人才,8月5日前,凭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区商务局有关证明资料,到教育局基教科登记,经集体审议后,在享有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15.来连投资人子女入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连或海州地区实体投资的境内外重点投资企业,其适龄子女需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8月5日前,凭商务部门有关证明资料,到教育局基教科登记,经集体审议后,在享有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符合政策性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必须于6月30日前向有关单位(部门)提交申请及证明材料,由有关单位(部门)把关审核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有关单位(部门)7月15日前将符合政策性入学学生信息汇总表(签字、盖章)及个人佐证材料复印件报教育部门,经审议研究并确认后,由学校具体通知并安排报到入学事宜。因个人原因未在规定时间提交申请及有关材料,或未经有关单位(部门)审核认定并公示的,视为自动放弃政策性安排,教育部门和学校不予补录。

  16.各中小学原则上于8月中旬基本完成今年的招生工作。8月20日至8月22日,各小学对施教范围内没能按时报名的海州区户籍适龄儿童进行跟踪随访,并集中补录。8月底前组织指导所有学校完成新生入学报到和阳光分班。9月15日前将招生及新生报到注册初步统计情况报区教育局基教科;小学、初中于9月30日前,新生学籍办理结束,并将相关信息提交区教育局基教科。

  附件一:海州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点此下载或查看

  附件二:连云港市海州区延缓入学申请表(点此下载或查看

  附件三:连云港市2023年小学毕业生登记表(点此下载或查看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