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性骚扰调查:七成女性遭到骚扰,工作场所最频繁

时间:2023-06-09 17:27:47编辑:[db:作者]

性骚扰调查:七成女性遭到骚扰,工作场所最频繁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女性中有70%的人受到过性骚扰,54%的人听过黄色笑话,29%的人遇到过有暴露癖的人,27%的人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人有过身体接触,8%的人曾被他人偷窥,2%的人遇到过电话骚扰。

性骚扰调查:七成女性遭到骚扰,工作场所最频繁

性骚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不清晰。有人觉得动手动脚是性骚扰,对漂亮姑娘吹个口哨顶多算开玩笑;有人遇到暴露癖者会大呼“性骚扰”,自己却常常随手转发黄色笑话短信。唐灿认为,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性骚扰的表现形式,正是人们这种模糊不清的意识,成为助长性骚扰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究竟性骚扰是如何定义的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桢告诉记者,“性骚扰”其实是个外来词,老百姓通常所说的耍流氓、调戏、动手动脚、占便宜等,都是比较明显的性骚扰。只要违反对方的意愿,用语言、动作、眼神进行了性方面的侵犯,但未构成强奸,且有特定指向性,都算性骚扰。如果在公共场合讲一个黄色笑话,没有指向某一个人,就不能算性骚扰。

性骚扰高发地点有变化

北京妇女热线近期对性骚扰进行调查,发现了以下特点:

一、骚扰者多为男性,90%在31岁以上,绝大多数有家室;67%是领导,其余为熟人、朋友、长辈。

二、被骚扰者77%为22—25岁未婚女青年,大多数从事文职或技术工作。

三、骚扰地点多半在工作场所,少部分在公共场所,如交通工具上、商场里等。

四、骚扰方式:一半为不必要的身体接触,讲淫秽笑话或语言挑逗的占1/4,直接向对方示意有性需求的也比较多。

另外,男性和儿童也受到过来自异性或者同性的黄色笑话、身体接触等骚扰,成为受害者。

对受害者心理影响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性骚扰受害者因为受社会传统观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的影响,最终选择了沉默。

对此,北大精神研究所教授丛中认为,被骚扰后,人的心里都会留下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对骚扰自己的人产生憎恨、愤怒的感觉,有人甚至对整个异性群体产生了厌恶感,比如女人经常会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就是在心理上产生的扩大化的错误认识。未成年少女甚至可能因此影响今后的异性交往。

丛中指出,性骚扰既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心理问题。接受者对骚扰者行为的反感是构成性骚扰的要素,但这一要素是种隐性的判断标准,造成了性骚扰立案取证难的问题。

丛中特别提出,受害者不必忍气吞声。遭到性骚扰后,大家要正视这个问题,敢于维护自身权益,最好当场声明“我不喜欢”,或者躲开那个环境。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