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梅子种植技术(梅子的栽培技术)

时间:2023-06-05 11:16:18编辑:佚名

梅子种植技术(梅子的栽培技术)

梅子,也称为青梅,是龙脑香科乔木,高达30m,胸径达1.2m,属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梅子的主要品种分类有青竹梅(青梅)、白粉梅、软枝大粒梅等品种。

苗木要求

栽培果梅苗木要求品种纯正,由优树穗条与梅砧嫁接而成,苗木健壮,枝梢、腋芽充实饱满,苗高80公分以上,根茎粗0.8公分以上,主侧根完整,须根多,无病虫害且抗逆性强的苗木。

种植时间

一般果梅适宜在春季、秋季或雨季定植,根据洱源的实际气候条件,适宜在7-8月雨季定植。

果树种植管理方法

梅子种植技术

1、定植密度

对于土壤条件好的平地或缓坡,采用4m×4m的株行距,每亩种植42株,对于坡地,为了提高早期产量,可进行计划密植,采取3m×4m的株行距,每亩种植55株。

2、定植坑准备

按规范化的种植要求,需进行拉线定点,即按设定的株行距拉线定点,横直成行,定植坑规格要求80公分×80公分×80公分,定植坑在挖塘时表土、底土分开放置。

回填时每塘施入农家肥25-30千克,土肥混匀后回填至35公分左右,再将熟土(表土)朝下,生土(底土)朝上,回填至高出地面20公分-30公分,并做好圆形树盘。

3、定植方法

首先确定定植坑的中心位置作为定植点后,挖一深30公分宽40公分的穴。

其次,将选好的嫁接苗解开包扎物后,将苗木直立放于定植穴内,让根系在穴内均匀分布,将土壤轻培于根系,覆盖后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充分接……

边填土边踏紧,注意嫁接口露出地面5-10公分,树盘高于地面20公分,浇足定根水后覆膜。一个月内如有死苗应及时补苗。

土攘管理

1、扩穴改土

即对定植坑以外的土壤进行改良。一般在次年秋施基肥时进行,在树冠边沿处挖坑后回填施入基肥,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70%,随树冠的逐年扩大向外穴施肥,以达到深土熟化的效果。

2、中耕管理

中耕管理主要包括培土护根、中耕除草。因果梅根系浅,落叶早,应注意深翻熟化土壤,引根深入土中,以增厚根土层,防止露根晒伤并涵养水分。

一般在秋季深耕松土时结合施培肥土,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杂草种类多少适时进行除草,保持树盘内土壤疏松无草状态。

3、合理间作

定植后1—3年内,可在行间间作蔬菜、豆类等矮杆作物或绿肥,做到以园养园。

果树种植管理方法

肥水管理

1、梅树施肥

梅树施肥包括基肥、花前肥、花后肥、壮果肥、采后肥。

(1)基肥一般在每年秋季施用,最迟在8月份施下,以利于根的吸收。施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以农家肥为主,一般株施50千克,并配施磷肥1千克,氮肥0.5千克,幼树可酌减。

(2)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期施用,一般在11月—12月,幼树株施氮肥0.25千克,硫酸钾0.25千克,腐熟饼肥1千克,,结果树株施氮肥1千克,钾肥1千克,腐熟饼肥1.5千克,同时根据当年的结果量适当调整施肥比例。

(3)花后肥:针对树势弱,花量多的梅树施用,对基肥足且树势强旺的梅树则不必施用,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4)壮果肥:在果实膨大期施用,一般在4月中上旬株施磷肥2千克,钾肥1.5千克,幼树不必施用,

(5)采后肥:果实采收后,一般在6-7月,以氮钾肥为主,幼树株施粪肥15千克,尿素0.2千克,结果树根据树龄和结果量而定,一般株施50千克粪肥加0.5千克尿素。

2、水分管理

根据梅子生理需水情况结合施肥进行灌溉,同时注意排水,园内按行做成深沟高畦,保持园内排水良好,无积水。



另作一文

七、整形修剪

(一)整形:梅树树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

1、自然开心形的整形修剪方法:

(1)定主干:定植后,主干剪留60公分左右定主干。

(2)选主枝:在剪口下30公分整形带内选留第-主枝,距第-主枝15—20公分处留第二主枝,再距15—20公分处留第三主枝,三主枝生长健壮,向三个方向均匀分布,剪除其余枝条。

(3)留侧枝:各主枝上一般留2—3枝强壮分枝作为侧枝,注意枝组相互交错,充分利用空间,以增加结果面积。

2、疏散分层形整形方法:留5—7个主枝成层分布于中心主干上,分3—4层排列,树成龄后高度控制在3—4m。

果树种植管理方法

(二)修剪:包括冬季修剪、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

1、冬季修剪:落叶后至花芽萌动前进行,方法有短剪、疏枝、长放、缩剪、开张角度等,梅树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冬剪时尽量少短截,多轻剪长放,以利于形成中短果枝提早结果。

2、夏季修剪:在春夏季进行抹芽除萌,摘心扭梢,撑拉枝,弯枝等,修剪时注意适时适度。

3、不同树龄梅树的修剪方法:

(1)幼龄树修剪:以培养骨干枝,均衡树势为主,不做过多修剪,轻剪密留,多留辅养枝,尽量增加枝叶量。

(2)成龄树修剪:维持主枝生长势力,注意副主枝的适当搭配,成龄树易自骨干枝下部隐芽抽生强枝,如枝组均衡健壮,则尽早筛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和扰乱树形,如骨干枝衰老或缺失,则可选留适当强枝进行更新或培养作枝组,五月份宜行摘心和扭梢,以利于当年形成短果枝。

(3)衰老树的更新:对于树势衰老的梅树,应分年疏除部分侧枝和副主枝使其通风透光促使隐芽抽生为生长枝继而重新培养新的侧枝和枝组。

(4)放任树的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复壮枝头,增强主侧枝长势培养内膛结果枝组,放任树第一次修剪宜在采果后立即进行,具体方法是:疏除树冠中央和上部-部分交叉密生大枝,其余不作细剪,对剪除大枝形成的伤口,必须剃平后消毒,包膜。次年继续筛除大枝,2—3年后再对小枝进行常规细剪、回缩以更新枝组。对于骨干枝光秃部分,则利用隐芽抽生强枝,在适当的位置培养新的枝组。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