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杨梅“大小年”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3-08-18 18:29:49编辑:佚名

杨梅“大小年”的原因是什么

"大小年"是几乎所有果树都会遇到的问题。所谓"大小年",就是高产年和无收成年。高产年份是"大年",低产或无收获年份是"小年"。杨梅生长过程中,大小年现象较为严重,一直是杨梅种植者头疼的问题。让我们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杨梅"大小年"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杨梅"大小年"的原因

1、营养失调

每年下半年花芽分化与夏梢、秋梢生长同步,次年上半年开花结果与春梢、根生长同步。当养分积累充足时,下半年就会形成更多的花蕾,而在来年上半年,如果外部环境好,就会多结果实,新年就大了。由于上半年果实较多,养分消耗较多,下半年树木将无法形成更多的花蕾。这样,来年水果就会少,形成小年等等。

2、长期管理不善

杨梅管理不当,如施肥不合理,也会造成"大小年"。施肥过程中部分施用氮肥,导致树木营养旺盛,花芽难以形成。或果实采收后施肥过晚,会促使大量无用的秋梢,影响花芽分化,也会造成"大小年"。

此外,其他方面的管理不善也会造成"大小年",如花蕾或花期冻害等自然灾害。我们没有采取措施加以防止,造成大量的花落下,或者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造成当年减产,然后形成小年,来年出现大年。如果不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将持续多年,破坏树木营养水平和内源激素的平衡,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严重失衡。这是大、小年结硕果的根本原因。

杨梅"大小年"的防治措施

1、及时犁地除草

杨梅生长季节,应根据情况进行1-2次栽培和除草,特别是收获后结合深耕施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间作绿肥,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能促进杨梅根系生长和固氮。

2、适时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调节营养失衡的必要措施,既能保证优良花果营养的集中供应,又能保证杨梅的合理负荷,以免造成营养失衡。杨梅在大年时,需要及时疏花疏果,如果是小年树,则需要保持花果。

3、适当修剪

修剪方面,根据杨梅修剪的实际情况,一般大树和小树的修剪是不一样的。冬季修剪时,应将密枝、病枝、弱枝、细长枝、枯枝、重叠枝等剪掉,以保证树冠内部和下部有适度的日照。春季应剪断总分枝数的10%-15%进行短切和疏切。夏季修剪以稀疏修剪为主,过密枝、叉枝和病虫害枝从基部剪除。为了促进杨梅天然开心形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杨梅的结实能力,对杨梅进行了拔枝和撑枝试验。幼树春季修剪宜轻中,开花枝应尽量保留,但密集枝、交叉枝和病虫害枝应从基部剪除,强不开花枝应剪除。夏季修剪应与整形相结合,适度重修,对树冠中上部及外围的密枝进行疏伐,以减少次年结果枝数。

病虫害防治

要克服杨梅结大小年的问题,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对因干腐病、枝腐病等病害引起的杨梅枝叶和落叶进行焚烧处理,对杨梅不同病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二是杨梅采摘后,要根据情况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止害虫发生。通过病虫害的防治达到壮树,增强杨梅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上是杨梅"大小年"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现在是杨梅上市的季节。种植杨梅的农民要想有个好收成,就必须注意大小年问题,掌握以上措施,及时预防。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