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是什么(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3-08-18 20:53:11编辑:未知

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是什么(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是什么样的)

大米是中国常见的粮食。要切实保证水稻产量,必须做好各时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水稻恶苗病是一种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的常见病害。易造成水稻植株枯萎死亡,造成减产等问题。如何控制?让我们了解一下。

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及特点

1、原发感染

在浸种过程中,侵染种子污染无病种子,病原菌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侵入胚芽鞘,形成初侵染;

2、第一峰

播后7~10天开始发病,并逐渐加重。播后20d左右出现发病高峰(第一高峰),病株死亡;

3、第二峰

早熟品种提前枯萎,晚熟品种可抽穗,但结实率低。抽穗后,病害也可少量发生,但可形成侵染种子,影响次年带菌率;

4、苗期

病苗较健康苗瘦高,根系发育不良,叶鞘细长,叶色淡黄色,分蘖少或无,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5、成虫期

病株一般在移栽后1个月左右出现,症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无分蘖,节间明显伸长,下部茎节上有许多倒生不定根。病株抽穗后旗叶张开角大于正常株。重病孕穗期枯萎死亡,轻病多抽穗早,穗形短,籽粒不结实。

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恶苗病的病原是藤仓赤霉素,属于子囊菌纲。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 和31℃ 分别。菌丝在干稻草中能存活3年,分生孢子在干稻草中能存活2年以上。病原菌不耐潮湿,菌丝在短时间内死亡。

种子携带细菌是引起恶苗病的主要原因,水稻种子是恶苗病的主要传染源。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种田,选择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发芽不宜过长,并应尽量避免根系损伤。干苗重于水苗;增施氮肥容易刺激病害的发生;

3、种子处理。拌种或浸种是防治恶苗病的主要手段和关键;

4、种衣剂:将种衣剂与适量水混合,制成药液(1公斤干种子需要20-30毫升药液),倒入稻子中,搅拌均匀,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切记不要在阳光下晾干!),第二天,种子播种了。杀菌剂可以是肟、异硫胺、氟康唑、哌嗪或甲霜灵;

5、包衣:包衣前,将稻种精选,去掉谷壳和草籽,按浓度混合包衣剂,倒入稻种中拌种,保证包衣均匀,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切记不要在阳光下晾干!),第二天,种子播种了。药剂的选择是甲基精胺和氯苯那普利;

6、浸种:一般浸种48小时,先配制药液搅拌均匀,再放入稻子中。不要先浸种后加入化学物质,注意浸种好,浸种后不要清洗;可选用氰菊酯、咪鲜胺、大蒜素及其混合物,避免单剂浸种。

以上是水稻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