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玉米出现紫红苗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3-08-18 12:54:50编辑:未知

玉米出现紫红苗的原因有哪些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和分布也较为广泛。但近期有农民反映,玉米苗木中常出现红紫色苗木,且症状主要在叶片上,发病玉米苗木一般生长缓慢,叶片较短。事实上,玉米出现紫红色苗期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以3-5苗期最为严重。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防治?

玉米紫红色苗期的成因

1、缺磷

紫色、红色玉米苗期多为土壤缺磷所致,尤其是早春播种磷肥用量不足的地块。缺磷会导致玉米叶片紫红色,一般出现在幼苗下部老叶的叶尖,沿叶缘发育为全叶和叶鞘。

2、镁缺乏

不仅缺磷,缺镁也能引起玉米叶片紫红色,但多数出现在拔节后。此外,缺镁引起的紫红色叶片常伴有圆形绿斑。

3、低温

玉米是典型的高温作物。根系适宜的土壤尺寸为20-25℃. 如果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会抑制玉米根系发育,降低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能力。因此,在北方寒冷地区或苗期,玉米低温冻害会导致玉米幼苗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叶片中糖分和花青素含量增加,进而诱发红紫色幼苗。

4、药物危害

在玉米苗期杂草生长期,一些农民在田间除草时会选择在苗后而不是苗前施用除草剂,在施用除草剂时也会选择随意增加除草剂的用量或浓度。如果用药不当,会损伤玉米幼苗,出现烧苗或烧根现象,进而诱发红苗、紫苗。

玉米紫红色幼苗的防治

1、科学施肥

建议在玉米播种前制施肥料时,一方面要施用足够的基肥和氮、磷、钾肥的科学配比,另一方面对缺磷、缺镁等元素的地块要进行补肥。建议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或农家肥2500-30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如果条件较好,建议广大农户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

2、提高玉米种植的科学性

种植玉米时,应避免在土壤粘度大的低洼地种植,避免早播。建议根据天气情况和回温情况适时播种。播种时要注意,不宜太深或太浅,深度以3-5cm为宜。在使用种子肥料时,最好将种子和肥料分开使用。在气候寒冷地区,还可采用地膜覆盖,有效减少玉米紫苗的发生。

3、加强现场预防

在玉米苗期,田间60%的湿度和土壤10-15%的含氧量最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要根据降水和土壤情况进行灵活浇水,注意防涝措施。对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采用整地施肥与辛硫磷、敌百虫等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杀虫保苗。对田间杂草,应避免使用高浓度除草剂,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增加药量或浓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浓度服用。

4、补救预防

如果玉米苗期出现了紫红色苗期的现象,就要及时进行补救控制。缺磷时,可连续喷0.2%磷酸二氢钾火和0.05%过磷酸钙滤液2~3次;对化学伤害造成的地块,可通过喷灌、追施氮肥、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尽快促进苗木生长发育,缓解化学伤害病害。

以上是玉米紫红色苗期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的相关内容。一般来说,玉米紫红色苗期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危害也比较严重。会出现空秆、小穗等现象,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建议广大农民普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积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这一现象的发生。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