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励志故事:王阳明被逼射箭

    明朝正德14年,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任职南昌。许泰、张忠、刘褮等佞臣为抢功,以搜捕余党为名,率领两万北军来到南昌,接连不断地挑起事端,企图激怒王阳明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加以陷害。然而,王阳明泰然自若,以礼相待,反而得到了北军众将士的钦佩。三个佞臣万般嫉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自以为北方人擅长射箭,而王阳明这个南方人射箭功夫一定很糟糕。所以,他们提出比试射箭,想让王阳明当众出丑,达到羞辱的目的。王阳

  • 《淮南子》: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的杂家作品

    《淮南子》的介绍《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杂家”,属于子部。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

  • 象头神:印度教中象头人身最具人气的智慧之神

    象头神的介绍象头神犍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的精神之子。象头神信众广泛。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作自在天,欢喜天,圣天,是守护神;在日本,被视为夫妇圆满之神和财神;在泰国,他叫做“象头神财天”;而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气之神。其形象为象头人身,大腹便便,

  • 春秋夫概:把握时机最重要

    夫概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弟弟,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春秋后期,楚国作为一个大国,迫害忠良,欺凌小国,致使伍子胥等人才流失,树敌颇多,吴王阖闾、蔡昭候与唐成公达成协议,共同攻楚。公元506年,楚国围攻吴国的归附国蔡国,蔡国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吴国以“兴师救蔡”为名,由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任命夫概为先锋,率3万水陆之师,准备攻打楚国。战前,夫概对阖闾说:“楚国掌权者囊瓦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他卖命

  • 你问我为什么要出家?为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在很多人的眼里,可能认为出家是生命的悲催和消极。觉得这孩子怎么了,是不是有毛病了?怎么会走上这条路呢?男孩子还好,如果是女孩子选择出家,可能更会被投来异样的眼光。有什么看不开的要选择出家?这孩子那么优秀,什么都会,性格也挺开朗的,好端端的怎么会出家呢?父母也肯定够寒心的。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同上面的看法,觉得出家是一条绝望之路、不归之路、逃避之路。是这样吗?如果你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 蒙古人信仰的长生天是什么意思

    长生天的介绍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蒙语读作“腾格里”)。在蒙古人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天神“长生天”(即草原游牧部落的主神)授予一位地上的首领。长生天的语义“长生天”是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读作“腾格里”)。因蒙古人以“苍天”(苍穹)为永恒神,故谓“长生天”。长生天思想体系蒙古

  • 齐桓公的紧急休息命令

    春秋时期,燕国经常遭到周边小国的侵扰,山戎国隔三岔五去燕国掠夺财物。一次,山戎国又来入侵,在臣子的建议下,燕王派遣使者前往齐国寻齐桓公援助。然而等齐桓公到来时,山戎国已经携带很多物品逃跑了。齐桓公便带着管仲以及众将士一起追赶山戎国的士兵。他们向东逃跑进入了孤竹国的领地,齐桓公便带着众将士打进了孤竹国,大获全胜。遗憾的是山戎国的大王和孤竹国的大王一起逃跑了。齐桓公追了上去,可是他们却发现走进了一个无

  • 黑格尔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历史

    生命体带着行为闯入时间,历史就这样的形成了。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准确记载叙述。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是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国家。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却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很多人在没有进入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视域中对关于中国无历史论做了太多评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确实君主的覆灭不断重复,正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

  • 萨满教的宗教仪式祭祀活动是什么

    萨满教的祭祀活动奥来那楞萨满教传统的隆重祭祖仪典,全体氏族或部落成员参与祈祷人畜平安、农牧丰收。氏族新萨满领神仪式亦常同时举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多于春季举行,又称“四月会”。届时众人携带牛羊、兽肉、粮食和酒前往参加连续数日的聚会。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林区鄂温克人举行祭祖议典时,将祖神偶像挂于树梢,东、西两侧分别挂日、月和大雁、布谷鸟等木制模型各一个,树间皮绳上悬挂驯鹿或犴等兽头、喉、舌、心

  • 佛教为什么分大小乘

    最初的佛教并无小乘、大乘之分。只不过后来在内部崛起的一股新势力觉得自己有别于、甚至高于别人,就自命为“大乘”(为“菩萨道”),贬别人为“小乘”(声闻乘、缘觉乘之总称)。简单一点说,“小乘”意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基以达小果之教法;“大乘”佛教认为小乘的教法只注重使自己觉悟和解脱,最终也只能修成“罗汉”,而大乘佛教则不但注重自己的觉悟,还能由此度尽一切众生,最后修行果报也是最高的“佛陀”。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