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孙惠卿

孙惠卿

(孜孜不倦的科学工作者)
中文名:
孙惠卿
别名:
未知
国籍:
人物简介:

原名嘉徵,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正月初七日。浙江绍兴人,父亲是光绪年间汉口县官吏。幼时随父迁居武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小腿胫骨骨折肄业于湖北武备学堂。

清朝名人推荐
本名
孙惠卿
所处时代
出生时间
1883
去世时间
1968

孙惠卿(1883~1968年)简介

曾任湖南永州镇文卫营官,不久因病离职。1914年任汉口俄商巴公洋行华籍经理,作地产交易。1915年时独子患淋巴结核死亡,孙在悲痛之余,潜心钻研医学,从民间的刮痧、用柳条抽打疟疾病人身体等治病方法中得到启示,开始研究梅花针术。起初只是单纯治疗淋巴结核病,以后治疗范围逐步扩大到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肠胃炎、神经性皮炎、面部神经麻痹及哮喘等疾病,先后在汉口汉润里、长清里设寓应诊。

孙在长期从事梅花针的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独特的梅花针刺技术(亦称刺激神经疗法)。通过敲、摸、推、压、捏等手法,并以酸、痛、麻、木等为病理阳性反映,以结节、系索、泡状软性等障碍物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这个依据与神经解剖中所述的脊髓分节段同内脏的相互关系大致相同,与膀胱经脊印俞穴同脏腑的相互关系也有相似之处。他擅长的脊柱两侧检查诊断法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相结合,能初步检查诊断出各脏腑器官所患疾病。检查中发现的阳性病变反映,往往是针刺治疗的重点,对治疗有着指导意义,同时也起到检查疗效的作用。孙弹刺手法熟练准确、运用自如,利用腕力在皮肤上进行刺激,平、稳、准,弹而有力,并总结出弹、快、轻、平“四要”和慢、压、针、拖“四不要”等经验。1956年10月26日苏联《友好报》和1958年3月7日《人民日报》都发表了介绍孙的刺激神经疗法的报道文章。

1954年当选为武汉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政协委员。同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刺疗法研究所工作。著有《刺激神经疗法》一书。

弟子

柏钟扩(也为养子、嫡传弟子)、肖爱成、郭万学、钟梅泉、陈杰、冯幼启等。

评价

“您的光荣形象——孜孜不倦的科学工作者的形象,伟大的中国人民的爱国的乐观的儿子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谢·斯·吉谢辽夫(苏联)

“您的疗法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思想——巴甫洛夫学派的反射论是很一致的。”

为名人治病

孙惠卿医术高明,引得许多名人慕名来看病,其中有:李先念、叶剑英、彭德怀、曹禺、夏衍、梅兰芳、老舍等。

“彭总信服中医,有病,总爱请中医看。当时,北京有个姓孙的老中医,用扎梅花针治疗神经衰弱。彭总就请孙老扎梅花针。几天以后,彭总对我说:‘小张,你跟孙老学学,以后你就给我扎,不要老麻烦人家。’我是学西医的,不大相信中医,就说:‘这东西能行吗?’彭总立即很认真地说:‘中医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医学,我们老祖宗的医学不能丢啊!’打那以后,我也学着用梅花针给彭老总治疗了。”

——《在彭总身边保健的日子里》

孙惠卿

(1986年 - )

人民美术出版社《构图的艺术》《美国绘画透视完全教程》译者

社会百态 野史传说 文化故事 历史文化 成语故事

常住人口证明需要什么资料(办理常住人口证明需要什么)

1、到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2、拿着户籍证明、户口薄、身份证、迁移申请书、(工作调动证明、一年以上的工商营业执照、结婚证等)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准迁证。3、拿着迁入地开具的准迁证及身份证、户口薄到迁出地派出所办详情>>

中国食文化的高峰期是什么时期 中国食物文化的高峰期是

1、宋代的饮食体制和饮食文化是对前代的历史总结。特别是在南宋时,国都临安的饮食文化更是达到了宋代的高峰,在中国饮食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南宋临安的饮食风尚追求食品丰盛,讲究精美可口、环境和氛围、卫生和养生。当时详情>>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故事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意思是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如果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详情>>

经典语句大全 十大经典语句

1、带着面具时你说我虚伪,摘下面具你问我是谁。/2、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4、幻觉很好,做梦也很好,一切远离现实的都很好。5、这世界上最不详情>>

开门揖盗

东汉末年,江东地区是孙策的势力范围。吴郡太守许贡见孙策在江东的势力不断扩大,便写信给汉献帝,请求将孙策调走,以免后患。不料送信人被孙策的士兵抓获,孙策得知许贡有叛逆之心,一怒之下便绞死了许贡。  许贡详情>>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