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泉州东站高铁片区规划(高铁泉州东站规模)

时间:2022-10-05 14:33:12编辑:未知

泉州东站高铁片区规划(高铁泉州东站规模)

  规划范围:

  泉州东站高铁片区规划范围,以泉州东站为核心,北至江城大道与海城大道,南抵东西大道,东到绕城高速,西临杏经二路和东经一路。规划总面积6.47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规划高铁片区的功能定位: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泉州东部门户、产城融合发展的高铁片区。打造集交通枢纽、商贸商务、产业服务,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高铁片区。

  人口规模:

  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6.0万人。

  规划结构:

  规划布局结构为:“一核两轴,两带六片区,蓝绿交融”。

  “一核”:交通枢纽核心,充分利用泉州东站及站前区域的复合产业功能,打造立体复合的中央绿廊,形成绿色、宜人、活力的城市门户空间,提升地区发展。

  “两轴”:沿滨湖北路的城市功能发展轴与沿海山大道的城市功能拓展轴。

  “两带”:东园镇排洪渠生态景观带与福厦客专生态景观带。

  “六片区”:城市门户核心区,城市综合服务区、商住混合街区、品质居住区(包含三个)。

  “蓝绿交融”:以乌西山生态空间为绿心,以东园镇排洪渠为骨架,多条廊道渗透,形成山水围聚的特色格局。

  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区内道路红线宽度、道路坐标和道路转弯半径必须按规划要求执行,道路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本规划区的道路等级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四级。依托城市快速路东西大道,整体形成“两快三主多次多支”的道路系统。

  其中,城市快速路。规划城市主干道共有2条,东西大道、海山大道(高架)。主要承担高铁片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红线宽度为60米-70米

  主干道:规划城市主干道共有3条,江城大道、海城大道为城市交通性主干道,滨湖北路为城市生活性主干道。红线宽度为50米-60米。

  次干道:规划城市次干道共有11条,构建“六横五纵”的次干道系统。“六横”从北向南依次为站北路、东纬一路、滨湖北路、东纬二路(站南四路、站东三路)、东张公路、东纬三路;“五纵”从西向东依次为东经一路、杏经二路、站前大道、站东一路、站东三路。红线宽度为30米-36米。

  支路:规划城市支路共有16条,断面宽为18米-24米。

  单元控制指标体系:

  按照《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编制单元分为分区单元和基本单元两级。结合《泉州市中心城区单元编码体系规划》要求,整个片区划分为350501-28分区单元(局部)与350501-61分区单元的局部,以城市主次道路和水系山体等自然界线为界线,由于两个分区单元都尚有部分用地处于本规划区范围外,在本规划区范围内的350501-28分区单元划分5个基本单元,在本规划区范围内的350501-61分区单元用地部分共划分5个基本单元。

  350501-28分区单元(局部)范围为本规划区内海山大道以西的全部区域,总用地面积为255.84公顷,内部划分为G、H、Q、P、R共5个基本单元,本分区单元的功能定位为:居住、公共服务功能。居住人口容量约4.32万人,总建设量为299.91万平方米。

  350501-61分区单元(局部)范围为本规划区内海江大道以东的全部区域,总用地面积为391.41公顷,内部划分为A、B、C、D、E共5个基本单元,单元的功能定位为:交通枢纽、商贸、居住。居住人口容量约1.68万人,总建设量为159.79万平方米。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