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期。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不断推进,原有的土地国有制被土地私有制取代,产生了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的阶级。2、战国初期,秦井田制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租

  • 商鞅变法的时间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多少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是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第一次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0年,这两次变法的推行,让当时的战国时期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 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 商鞅变法产生的背景

    1、历史背景: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为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

  • 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谁 启动商鞅变法的是哪个国君

    1、商鞅变法是秦国的秦孝公。2、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3、秦孝公在

  • 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位国君 启动商鞅变法的是哪个国君

    1、商鞅变法的国君是秦国的秦孝公。2、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3、秦

  • 商鞅变法哪一条符合韩非子的主张 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与韩非子的思想一致

    1、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这一条符合韩非子的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出自《韩非子?物权》,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皇帝)把持着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表明要加强中央集权,建

  • 商鞅变法哪些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商鞅变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1、废井田:开阡陌(为田开阡陌而封疆)。依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3、统一度量衡:度

  • 商鞅变法中的建立县制是什么意思 商鞅变法实行县制

    1、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2、秦朝这套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

  • 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商鞅的变法思想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鼓励发展农业,奖励生产(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 3、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触犯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废井田,开阡陌,承

  • 商鞅变法的典故 商鞅变法的历史典故

    1、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在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2、在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