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李陵碑遗址在哪里(李陵碑在哪里出土)

    1、李陵碑遗址在山西省怀仁县境内,李陵字少卿,西汉时期的将领,李陵是中国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乃是名门之后。汉武帝认为李陵有其祖父飞将军的风范,下令让他率领八百名骑兵。2、李陵战败投降的事情不是一个独立事件,通过史记

  • 奋不顾身的故事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

  • 九牛一毛 的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

    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

  • 李陵与苏武同被困匈奴,谁更值得尊敬

    我们常常讲“气节”,教育学生要坚持、坚定,不能因外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志。这里最典型的人物莫过于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依然不改自己的信念,最后终于苦尽甘来,回到了祖国。与他相反的是同时期的李陵,他与匈奴作战,最终兵败,不得不归降,终此一生都在匈奴度过,但是很多人都不认为李陵做错了,反而更同情他,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这两个人相比,究竟谁更值得尊敬?

  •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

    李陵被匈奴俘虏,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他自然是非常生气的,而司马迁只是因为为李陵进行了一些辩解,就落得宫刑的下场,可见汉武帝对于李陵行为的不满究竟是有多严重。只是,司马迁我们知道,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非常正直、不偏不倚的史学家,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写出《史记》这样的著作。然而那个司马迁为之辩解的李陵,即便是当时没有办法只能投降,后来当他有机会回到汉朝的时候,为什么他也选择了不回来?难道说李陵此人是一个根本值得司马迁崇尚的人吗?

  • 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之后,他的妻子怎么样了

    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但是事情却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当时司马迁是死罪,想要免除罪过,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可以靠花钱来消灾的,另一种就是宫刑。如果司马迁出够钱了,那么他其实还是可以免除这个灾难的,但是很显然他无可奈何,因为还要写史记,所以只能选择了宫刑。那么,他在遭遇宫刑之后,他的妻子又是什么结局呢?

  • 李陵为什么要投靠匈奴不再回汉

    李陵是西汉时期一名比较附有争议的将领,他是李广长孙,曾奉命讨伐匈奴,但因为寡不敌众最后兵败投降。此后汉武帝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一事,而李陵又一直下落不明,汉武帝信以为真于是将李陵家人诛其三族,导致李陵和汉朝彻底决裂。此后李陵成为匈奴将领,还跟李广利打过一仗。汉昭帝上位后,曾派人去劝回李陵,但李陵根本不放心,此后便一直在匈奴。所以历史上对于李陵这个人物,也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争议说法。

  • 李陵

    李陵(前134年-前74年)之父是李广长子李当户(前158-前134),李当户早死,李陵为遗腹子。李陵成年后,被选拔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汉武帝因李家世代为将,便让他带领八百骑兵。李陵曾带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侦察地形,但没有发现敌人。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率丹阳郡的楚兵五千名,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天汉二年(前99年)秋,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骑兵三万出征匈奴,在天山与右贤王相遇、战斗。汉武帝在武台召见李陵,令他为李广利军监护辎重。李陵辞谢,并主动请缨率

  • 对李陵的历史评价

    纵观李陵的一生,他少年得意,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作战凶猛,是当时少有的猛将,而当时的主将李广利相比而言战功一般,根本就不能和李陵相提并论,而李陵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不想屈居在这样的人之下,所以希望自己建功立业就自领了5000兵马去侧翼攻打匈奴,分担主将的压力。本来这个想法还是可行的,只要有着足够的军需支援,李陵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从史书上可以看出来李陵虽然只有5000步兵,但是面对着匈奴单于的

  • 李陵事件的具体内容

    李陵出征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仗义执言却惹祸上身,这就是李陵事件。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