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墓葬有什么结构?古代墓葬结构演化

时间:2021-07-04 20:01:15编辑:佚名


古墓葬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地下部分和地面部分。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陪葬品;地面部分包括封土和陵园建筑。


地下部分


一、墓室结构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个土坑,墓坑一般较小,只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物品包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部用天然木材铺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墓室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木椁地宫。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河南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商代亚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即棺外的套棺,将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如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现的西汉墓棺椁形式墓葬——轪侯利苍妻墓都属于此类。棺中女尸完好如初,厢内随葬品有漆器、帛书、绵绣、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中草药、印件等1000余件。


“黄肠题凑”是木椁玄宫的发展,其规模、复杂程度为木椁地宫高峰。黄肠是指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木芯;题凑是指椁室的构筑形式,榫铆结构前身,方木交叉构筑,榫头后无现实建筑意义,成为礼仪象征,即为“题”,“凑”为构筑形式。至汉时,榫头已脱离椁木,在椁室周围堆放,成为“题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根据文献记载,这种葬制最晚在战国时已经出现,目前已知发现年代最早的黄肠题凑是凤翔秦雍城秦景公1号大墓出土,此外还发现西汉早期、中期、晚期的黄肠题凑。其中西汉中期的北京大葆台汉墓1号墓,是用15000多根柏木椽叠垒成的宏大题凑,高达3米,直抵墓室顶部,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式。


(二)砖石地宫。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随即普及到各地。西汉中期,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

[page]


(三)土洞地宫。在北方黄土富集地区,利用土层厚、粘性强、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开凿成土洞土宫,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画。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永秦公主、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墓,唐僖宗靖陵地宫。


二、随葬品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中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和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等。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如在汶口文化晚期10号墓中,有结构复杂的葬具,死者佩戴精致的玉石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王和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鲁等。商代还流行人殉制度,即用活人来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人殉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从战国开始,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从西汉中期以后,随葬品中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模型。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随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镇墓兽。隋唐五代时期,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陶俑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宋至明代,随葬品以实用物品和珍宝为主,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等。


地面部分


一、封土


大约从殷末周初,墓穴上开始出现了封土坟头。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越来越大,形状好似山丘。特别是工程浩大的帝王陵墓的封土,发展变化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封土形式:


第一种“方上”。其做法是在墓穴之上,用土层夯筑,使之成为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其上部为一小的方形平顶,好像方锥体截去了顶部。故曰“方土”。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的坟头,望上去好像一座土山,它的形式就是典型的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坟头也多采用方上形式。

[page]


第二种“以山为陵”。即利用山丘作为陵墓的坟头,唐代帝王陵采用了以山为陵的形式。唐昭陵就是以九蝬山为陵,凿山建造的。


第三种“宝城宝顶”。即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添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种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形坟头,称之为“宝顶”。在宝城之前,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后妃皆采用了这种以宝城宝顶的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


二、陵园建筑


早在商代,在王陵和贵族墓的墓室之上就出现了供祭祀用的房屋建筑,只是由于时代久远,商至春秋时期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早已毁坏。但是,自秦汉以来,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仍然有遗址可寻。帝王陵的地面陵园建筑除封土外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祭祀建筑区。为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供祭祀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曾称作“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等。秦始皇陵陵园的北部设有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唐乾陵曾有房屋378间;明代帝王陵园的祭祀建筑区由棱恩殿、配殿、廊庑、祭坛、朝房、值房等建筑组成。


第二部分为神道。又称作“御路”、“甬路”等,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唐以前,神道并不长,在道旁置少数石刻,墓道的人口设阙门。到了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如唐乾陵的神道,全长约4公里,神道人口处有华表1对,华表之后依次为翼兽1对,鸵鸟1对,石马5对及牵马人3对,石人10对,还有无字碑、述圣记功碑和61蕃酋像,现存石刻共114件。到明清时期,帝王陵神道发展到了高峰。明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公里,清东陵的神道长达5公里。明十三陵神道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围有4个石华表。神路两侧除神道石柱外,又有石兽24个,都是两卧两立。石人12个,有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


第三部分为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防止被盗掘和破坏,每个皇帝的陵都有护陵监。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街、住宅等建筑。据史书记载汉武帝茂陵区人口达27万,日常浇树、洒扫就有5000多人。(:据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