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杨班侯太极拳的源流传承是怎样的?杨班侯太极拳简介

时间:2021-09-15 22:50:01编辑:佚名

太极拳的形成经历了上千年的逐步演化提炼,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现在尚无从考证,后传至河南陈家沟,数百年来一直以隐于门户之中,杨式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民间到京城,从京城到全国各地的逐步推广的过程。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799--1872),名福魁,祖籍永年县阎门寨村,后移居广府南关,自幼家贫,生性好武,喜拳脚,遍访名师,虚心好学,尤精红拳擅技击,当时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往广府古城西街开设“太和堂”中药铺,一日杨露禅从药店门前路过,遇到一伙地痞恶棍,在店内寻衅滋事,争执起来,恶棍举手就打,只见店掌柜举手轻轻一拨,恶棍立刻摔出门外跌倒在街心,杨露禅看得真功,心中十分仰慕,一心想把此拳术学到,打听到这种拳术在河南陈家沟,且技艺精深,于是他于嘉庆二十二年到“太和堂”药店做工,边工作边练拳,他经太和堂药店掌柜陈德湖推荐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寒暑不辗,朝久苦练,期间往返三次,陈长兴见杨露禅求艺心诚,甚为感动,遂将太极拳之精奥悉心尽数传授,杨露禅终于将太极拳的粘,粘,连,随之功法,行功运气之要领,刀,剑,杆等器械,一一融会贯通,先后经历十多年之久,终于把太极拳从陈家沟带回了永年。

杨露禅在40余岁时,应同乡武汝清的邀请到北京教拳,武汝清是清道光进土,时任刑部四川员外郎,酷爱武术,交友甚广,杨露禅到京后,一次杨露禅到其公馆做客,在宴席上,其公馆主人小铺张,见杨露禅身材瘦小,并闻知还善武术,便提出让杨露禅与在场的一位武师比试,杨露禅略一举手,对方立即跌出几丈开外,又一拳师见状感到不可思议,不服气,又打了过来,只一招,也跌了出去,其余拳师不敢再比,杨露禅在其公馆比武挫败众拳师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

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资会贾安树会长

[page]

北京作为历代京都,王公大臣家中大都有武术拳师看家护院,因而不断有人慕名而来与杨露禅比试较技,但都败在他的手下,久之,在京城内杨露禅不败的名声日渐传开,光绪帝老师翁同和一次看杨露禅与人比试时,高兴地书写了一幅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赠给杨露禅。从此太极拳蜚声九城,誉满京师,一时王公贵族,富贵乡绅,纷纷递贴学艺,以请到杨露禅为荣,太极拳在北京广为传播。

以杨露禅学拳归来在广府授拳,又到北京授拳之后,密不外传的太极拳这一几百年来隐于民间的优秀拳种传播到通都大邑,并进入王公贵族大门,进而逐步走向社会,从而产生了广泛影响,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华武术之中独树一帜,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于清同治十年,1872年逝世,终年73岁,杨露禅逝世后,杨式太极拳的传播由他的次子杨班侯,三子杨健侯来继承。

杨班侯,名钰,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自幼得父传,少时曾随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读书,杨班侯学文不敏,练拳一学就会,悟性极高,因武禹襄跟杨露禅学过太极拳,杨露禅就让武禹襄指点他拳技,杨班侯在父亲杨露禅和武禹襄的共同教导下,领悟颇透,且能举一反三,把学到的招式从攻防进退中,练成制服对方的绝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班侯拳架“,杨班侯脾气暴烈,生性好斗,武艺绝伦,曾数次战胜武林高手,名震乡里。

咸丰年间时,随父迸京传拳,光绪年间在瑞王府王邸为师,有一个人称“万斤力“的拳师,自言曾打过七省擂台,无人能敌,能以双手搓石成粉,到京后,听说太极拳能以柔克刚,不服,语侵杨氏父子,激其比武,杨班侯闻听,约定在北京西牌楼比试,杨班侯只身前往,一举击败”万斤力”。京城还有一名雄县刘拳师,身材魁梧,精于技击和硬功,能以掌碎石,名燥一时,杨班侯去拜访他,刘即名震首都,凡技击家均不敢与较,以其臂力过人,恐有伤亡,而杨班侯特伸一臂于案土,令执之,刘力握杨班侯手腕以折之,班侯轻举其臂,而刘之足离地已尺许,班侯作白鹤亮翅山之,刘塌于丈外,刘不服,约杨班侯再次比试,在下台阶时,杨班侯在前刘在后,刘乘势抓握班侯头部,班侯一手按刘手,走扇通背式,将刘从其头顶掷于阶前三四丈许,轻松战胜雄县刘,自此名声大震,之后多有寻衅者不服者或切磋拳艺者,无不败在班侯手下,因而“杨无敌”的名声震撼了清廷,誉满全国,太极拳在京师也逐步传播开来,使杨氏太极拳成为举世公认的国术,后人说“杨露禅创天下,杨班侯打天下”。

[page]

既源于此,英法联军侵列中国时,他和清军一同抗击侵略者,清政府见他打洋人,不敢再留用,班侯于同治七年回到永年古城,收徒授拳,推广太极,由于脾气暴烈出手不留情,故从学者不多,其徒有凌山,万春,金佑,王茂离,牛连元,教莲堂,陈秀峰,张信义,李莲芳,张印堂,冀老福,李万成等,班侯在家所传授的杨式系列拳架有: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炮锤,撩挎八卦掌,32短打,散手,推手,大捋,太极桩功,太极球,太极内功及刀,剑,枪等器械。把一身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家乡人民。

杨班侯花永年老家的弟子有,陈秀峰,张信义,冀老福,李万成等。林金声,贾治祥即为李万成的门徒。

陈秀峰,张信义皆杨班侯赴京前或赴京期间的早期门人,据张信义之子张环讲,张信义当年在县衙做事,经济富裕得班侯真传,班侯在京出名后,授封侯爷,清王爷问他在广府老家有无高徒,可否来京教拳?班侯说有一弟子张信义功大很好,遂几次写信邀张信义赴京,张因不愿涉足武林争斗,末从师命不久班侯回家,张信义盛宴招待,席间,班侯述及拳打雄县刘的经过,当即对张信义演示所用招法,出手不慎,打伤张信义腹部,张此后下泻不止,卧床三月逝,班侯接着又在授拳中失手打死亲生长女(杨家早有所传)之后,连陈秀峰也不敢再与其师推手,进城怕遇班侯而不走南门,常从西门入城与李亦禽往来。

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资会贾安树会长

冀老祸,李万成从师年龄较小,自从张信义去世,陈秀峰回避,冀、李二人常随班侯左右,因二人年少且顽皮可爱,加之班侯已得失手教训,故对二人器重有加,耐心传授,尤因李万成实为杨氏家人,颇为偏爱,而得到全面培养,笔者父亲贾治祥巧冀老祸见过面,观其拳势巧李万成完金一致。

[page]

李万成,人称李老万,全面继承掌握了班侯所传的系列拳架和刀,剑,枪等传统套路,是杨家人外出后永年杨式太极之最高手,功夫最好,其母为杨班侯的“奶妈”据笔者父亲贾治祥讲,李万成为杨班侯的邻居,自幼丧父,家道清贫,其母给班侯家作佣人,常做些针线活及杂务,母子二人长期吃住在杨家,少年老万带给班侯提上鸟笼抗着火枪,去城河边打水鸭子,班侯得子较晚,也视老万若自家儿子,随时给他传授功天,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李万成的拳艺不期然而然,班侯夸他悟性好,不管是来南关切磋武艺的朋友,或是来寻衅闹事的人,他都让万成打头阵,一次邻村数十个男子手持棍棒来南关打架,站在桥头上叫骂,班侯迎住说道,能斗过这个毛孩子,你们就随便来,他让万成拿上杆子,站在桥头,那些人举着棍棒冲向万成,只见万成杆起人落,把他们一个个挑到了河里,以后,李万成一直生活在班侯身边,到班侯逝世后,他也没有离开杨家,曾在班侯门前开了一个茶馆,同时授拳,杨澄甫几次回家动员老万随他外出授拳,李始终末出,四七年去世后由徒弟们安葬。

李万成所传拳架,内容丰富,由于他直接得出班侯,所以人们称之为“班侯拳”李万成在永年授徒很多,但对一般人只传中架子,不传其它架子,拜门弟子有林金声,贾治祥,郭振清,张其,郝从文,韩会明等。大都成为了有名的太极拳师。其中只有林金声,贾治祥全面继承了杨班侯系列拳架。

林金声(1910--1986),永年广府南关人,人称“林老月”,自幼爱好武术,身体强壮,臂力过人,和李万成是邻居,两家关系非常姨李万成见林老月聪明好学,又热爱武术,就收他为徒,教他练班侯系列拳架,几年下来,林老月的功夫大有长进,特别是拳架,演练的和李万成一模一样,李万成见他悟性好,又能吃苦耐劳,就把自已的功夫倾囊相授,为了培养林金声的拳技和进一步提高,不管是来南关切磋拳技的朋友,还是来寻仇闹事的人,都是林金声打头阵,均能取胜。经过长期磨练,林金声拳技越来越高,功天渐深厚,在广府一带名气渐大。林金声一直生活在李万成身边,及至到李万成逝世。

笔者在和师伯林金声学班侯系列拳架期间,亲眼所见师伯在练太极大杆时,将杆搭在碗口粗的树上,运用太极粘功,一发力,数头数身都跟着晃动,搭在来和他学拳邻居小孩身上,将其挑起又轻轻地放到地上,其太极内功也非常深厚,他家院里放有扎小麦用的碌硷,将其搬起,搭在手臂上,用一只手手上翻起,托在肩上,我师伯讲,这就是太极内功单托。他在教拳授徒十分严格,从不随便教人,从学着不多,其拜师弟子只有5人,贾安树,苏永志,陈建国,张相夸,郭建增。只有贾安树全面继承掌握了班侯系列拳架及基本功法。

[page]

因林金声和其老伴无儿无女,笔者从1977年至1986年跟师伯学拳十年间,师伯家里的农活,收秋,种小麦,收小麦,翻田地,都是由笔者来帮助做,林金声1986年逝世和其老伴以后几年去世,也都是由笔者贾安树来主办后事,将二老安葬。

贾治祥,1917年生,永年广府南街人,是李万成最小的徒弟,少年随李万成习武,学习班侯系列拳架和刀,剑,枪等传统套路,他身体自幼强健,体格健壮,淳厚勤奋,少年习武,长进很快,故得李万成悉心传授,然其虽得真传,却从不炫耀与世,“上善若水,大智若愚”,几十年来隐居民间,谨遵师命,演练不掇,今年90岁,耳聪目明,无论高架低架,不变原形,扑步钻桌游刃有余,正是这位“为而不恃,功成不居”,的乡村贤师,在保留杨班侯系列拳架方面,也许成为尚今独一无二的人了。

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资会贾安树会长

1982年贾治样在永年县河北供销社工作期间,本单位有四个年轻人,听说贾治祥先生会练杨班侯太极拳,不服要与贾治祥比试,贾治祥让其四人一起同上,四人便向贾治祥扑来,贾治祥用玉女穿梭身法,把四人打倒在地,从此,便拜贾治祥为师,学习班侯太极拳。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从1991年开始,参加了历届中国永年太极拳联谊交流大会。1993年6月,应中国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邀请,参加了第二届武当拳法研讨会,并被聘为特邀顾问。在1995年的联谊会上,带领众弟子,表演杨班侯太极拳的八种传统套路,受到了与会人士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和称赞。所表演的拳械套路被邯郸电视台录入“太极故乡看真功”电视片中,1998年在第五届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被评为太极大师,2005年应邀参加了西安“华亚杯”杨式太极拳西安邀请赛,西安杨式太极拳名家做谈会,并任组委会付主席,曾多次被市报和《武魂》、《武当》、《太极》等杂志专访报道。其传略资料被收入在《世界名人录》中,贾治祥传拳较广,先后有港台,日本,新加坡等地太极拳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

[page]

贾治祥现任,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邯郸市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顾问,2004年被聘为永年县太极拳协会顾问,被永年广府太极拳协会聘为顾问。他在永年的弟子有,贾安树,苏学文,马继革,李现平,王振江,赵国瑞,赵占英,胡素芳。西安的有:路边民,邯郸:高歧山,庞大明,安树春,宋保志,左贵臣,郭继耀,常峰林,郭玉明,田淳,闰淑新,李海峰,邢台:关志刚,梁秀梅。石家庄:赵济夫,乞秀芳,巩向萍,乔莲锑,新加坡:王黎曼,王集福,黄德全。日本:郭大鲸。现在有很多弟子都成了有名的太极拳师。

贾安树,1954年二月生,永年广府南街人,自幼随父亲贾治祥学习杨班侯系列太极拳,后又跟师伯林金声学习,因有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又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在父亲贾治祥和师伯林金声的教导和指导下,深得真传,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杨班侯所传:大架,申架,小架,快架,提腿架,炮锤,撩挎八卦掌,32短打,散手,推手,大捋,太极桩功,太极球,太极内功和刀,剑,枪,等传统套路,几十年来演练不掇,颇具功力,一米八的身材可在方桌下行拳走架,重六十余斤的太极球,可任意盘旋,然虽得真传,却从不炫耀与世。

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资会贾安树会长

近年来为了弘扬中华武术,使这一宝贵遗产流传于世,参加了历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交流大会。1993年6月,应中国武却山拳法研究会邀请,参加了第二届武当拳法研讨会,并被聘为特邀研究员,曾多次向新加坡,日本,香港和台湾太极拳爱好者,传授太极拳技艺。在第三届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开幕式上,和父亲贾治祥组织带领众弟子,表演了杨班侯太极拳八种套路,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得到世界武术人士和国内武术界人士的好评和赞赏,1》95年被第四届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和邯郸电视台录制成专题片,“太极故乡看真功”将班侯系列拳架专题报道和宣传。

[page]

1998年做为领队和教练,带领三名弟子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推手,散打擂台赛,取得二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充分体现了杨班侯太极拳的深厚功力,在第五届本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被授予:“太极拳名家”,称号,多次参加全国重大武术比赛和名人名家研讨会,都取得了好的成绩,曾多次被市报和《武魂》、《武林》、《太极》等报纸杂志专题报道,其传略资料被收入在《世界名人录》第六卷,第329页和《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参加了历届永年太极拳年会的组织工作,并获组织贡献杯奖。2005年应“华业杯”杨式太极拳,西安邀请赛邀请,参加了西安杨式太极拳名家论坛,并获“邵源杯”奖。同年5月应在邯郸召开的,金国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攀2006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的邀请,做为特邀代表和名人名家,参加了本次交流大会,在大会推手擂台赛上,弟子孙永刚,取得推手擂台赛二等奖,银牌,弟子苏永强取得传统套路比赛一等奖、金牌。在2008年10月在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推手擂台上,带领弟子夺得一枚金牌,三枚银牌,一枚铜牌。

近年来为了弘扬中华武术,造福人类,便这一宝贵遗产不失传,流传于世,在武魂,武林,太极等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和著作,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现已将全部杨班侯系列拳架和刀,剑,枪,推手等传统套路整理写作好。入室弟子有:贾延鹏,何周安,苏永强,孙永刚,玉书斌,赵军红,宋敬仰,李树刚等。

贾安树现任: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总教练,邯郸市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永年县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永年/府太极拳年会副会长,永年太极拳培训基地总教练,河北省太极拳协会顾问。

孙永刚,1984年生于永年广府古城,自幼跟随杨式第四代传人,贾治祥(老姑父)学习杨班侯所传的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后又拜贾治祥之子贾安树(舅舅)为师,学习十三路炮锤,四路炮锤,撩挎八卦掌,三十二短打,推手,大捋,散手及技击,太极桩功,太极内功和刀,剑,枪等传统套路,深得真传。1999年参加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获得少年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等奖;2004年2月,第一届永年广府太极拳年会推手擂台赛第一名,同年4月,河北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土获杨式传统器械第一名,同年5月,中日韩首届民间太极拳文化交流会上获传统杨式太极拳表演金奖,2006年第三届永年广府太极拳年会上,获重量级太极推手擂台赛第二名,全国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五十周年暨2006太极拳交流大会获太极推手第二名,现任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主教练。永年广府太极拳年会主裁判。

[page]

习练太极拳,贵在掌握要领和持之以恒,故不能以拳架多寡衡量架势的优劣,由约而博,有博而约,此为常例,然而若能按照杨班侯系列拳架依次如法

演练,对于以技击为目的者,无疑是大有稗益的。杨班侯的太极拳架系列包括,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炮锤和撩挎八卦掌,战短打,散手,推手,大捋,太极性功,太极球,太极内功及刀,剑,枪等传统套路。欲将班侯系列拳架学好,必须从基本功开始,世人多以为太极拳无基本功练法,其实,这是对太极拳的误解或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前辈练习太极拳,无不先练“太极桩功”、“无极桩”、“马步桩”、“川步桩”以及蹬腿,踩腿等基本功法,先使腰腿稳实有力,达到前进,后退,闪避,升降,随心所欲,此后方可练习太极拳架。

杨班侯拳诀中写道“练就千斤力,只费四两功”,是说在与敌交战中,本身必须具备千斤的力量,但是只用四两之力即可破敌,如果敌方以巨力袭来,我先用圈环法滑去来力,使他失去重心,此时吾只以四两劲即可拨动干斤力。倘若四两之力破敌不能成功,尚有千斤之力在后接应。这充分说明,没有基本功法是不行的,只有练出浑厚的,有刚有柔的内劲才能应敌,所以开始应先练基本功法,以增长本身的内力,当练至腰腿一致,内外合一,进退闪避,左右旋转皆可随心所欲时,再开始练习拳架。

中架:类似目前流行的杨澄浦的拳架,永年人称之为杨氏老架,班侯架(非杨澄浦的定型架)姿势高低与动作幅度适中,弓步坐腿,膝盖不过足尖,速度较慢,每遍约15-16分钟练完,初学者必须从中架开始,在手法、眼法、步法皆能合度的基础上,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运柔入刚,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加之推手练习,可收相当功效,此架,体用兼备,老幼皆宜,尤以健身效果显著。

快架:是在中架具有相当功力时,为增长武功而深入练习的拳架,其名称和顺序与中架相似。特点是速度快,姿势低,步子比中架大,全套拳架要在3-5分钟内练完,故称快架子。

该架在姿势特技术功效上与中架有明显的区别,弓步坐腿时,膝盖一般要超过足尖,大腿基本平行地面或者臀部冉低些,上步时,身体不可起伏,足稍微向外侧至身前,以前足大脚趾尖着地,转身摆莲和其它转身动作均为扫膛腿,在演练速度上,除整体速度较快之外,很多的定式动作要发力,很多动作均含

[page]

有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打法。杨班侯在打快架的四隅锤时,四锤听起来是一个声音,使人目不暇顾,(据永年县志记载),其技击意义多为直取,但非少林之刚直,内中仍然有化、拿、发之程序,直中有曲又圈,刚中有柔,劲不可断,正所谓据有“百圈”、“含圈”之意,此架难度较大,长劲较快,技击性强,即使中架功底较好,初学也难以较快适应,必须先分段练习,随着功底的增长,渐至一气呵成。

大架:是在练习快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功力的拳架,练习该架,必须在能够一气打好快架的基础上万可习练,其特点与快架相近,但比快架更低,而速度慢,要求12分钟打完全套拳架,因其步子和动作幅度大,故称大架,它与快架皆属低架,而练法有差别,其弓步坐腿,臀部低于膝,因此可在方桌底下或者凳子底下穿越,其难度与功效,不言而喻。练习大架能将周身筋骨全部拉开,使周身气血畅通无阻,带带贯串,才能作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适合青少年练习,由于重心较低,腿部用力较大,但还要迈步如猫行,身要灵,最为吃功夫是一种曲易到难的练法,待日久功深才能在实战的千变万化中,遇高随高,遇低随低,奇正相生,来回变化,身法自然,随心所欲,一身轻灵。

永年广府杨班侯太极拳研资会贾安树会长

提腿拳架:是在练习腿功和桩功的架子,其练法与中架子相似,但每个动作都要将一条腿收回,屈膝提起,膝与肋词高,一腿着地,然后当实腿下蹲时,再将提起之仆步伸出,身体保持尾闾中正,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从而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在技击上,每次提腿中,均含有蹬,踹,踢,挑,踩,挫等腿法,以达到腿手并用的目的。

[page]

炮锤和撩挎八卦掌:是锻炼刚劲,螺旋劲,增强爆发力的拳式,所谓“棉里藏针”,即刚柔不可偏废,刚中寓柔,柔中有刚,其不可分离之真髓在于虚实互换,回旋椅侧,奇正相生,足随手运,周身弓满,以螺旋劲作为核心,在中气贯足之下,达到柔離螺旋拧裹中,显出风快脆的形象,炮锤中的刚、快、脆劲和震结合腹式逆呼吸,是增强体质,健全内脏功能提高技击质量的必经之路。

小架:是在练习大架,中架,快架,提腿架,炮锤之后史高层次的练习拳架,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动作幅度小,故称小架子,亦属高架,小架呵在方桌上面演练,正所谓“拳打蜗牛之地”,整套拳架约三十分钟练完,两手常似抱

球运转,不带发劲,从表面看,似乎回到比中架吏慢,更高的状态,然其内涵却有了质的飞跃,功力已就,技法姻熟,由此进入气功阶段,真正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高低,内外,蓄发和使用合为一体,乃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萧静自然之境,架子随小,仍可巩固与加深原有功力,而健身功效更属上乘,由大到小,由开展到紧凑,心机入妙,终归于此乃小中寓大,无中寓有之理,为太极小架之真谛所在。

以上杨班侯系列拳架,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擞”六合劲的特点,使拳式在身法,步法,前进,后退,闪避,上下,回旋,以倚侧,奇正等多方位,多侧面皆得到锻炼,从而作到内外合一,浑然一体,随心所欲,在应敌之千变万化中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