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努力把握时代脉搏 促进京剧院团梯队建设

时间:2021-08-13 04:28:20编辑:佚名

编者按:2006年,文化部对全国京剧院团进行了评估。在确定严谨的评审程序之后,经过严格的评估定级,最后定出了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为了进一步促进京剧院团的建设与发展,文化部艺术司在连续两次召开国家重点京剧院团高峰会以后,又于今年4月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工作会议。

省级重点京剧院团是京剧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的负责人聚集一堂,畅谈评估以后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份份工作汇报凝聚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一组组可喜的数字印证了3年来坚实的脚步。会上,文化部艺术司号召院团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今年即将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明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努力讴歌时代精神,为促进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现将大会发言辑集刊发,以飨读者。

京剧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剧目创新

于平

不久前,在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第二届高峰会上,我做了一个讲话,重点谈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京剧现代戏”的问题。我谈到:当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戏曲界在总结新中国戏曲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认定“推陈出新”仍然是完成新时代赋予社会主义文艺崇高使命的经久而迫切的课题,也认定“两条腿走路”和“三并举举措”仍然是促进戏曲艺术发展、繁荣行之有效的剧目政策。但我们注意到,京剧艺术在新编历史剧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比照着“两条腿”和“三并举”的剧目政策,我们的现代戏创作是较短的“一腿”和较弱的“一举”。无论是就京剧艺术自身的建设而言,还是就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对京剧艺术的检阅而言,京剧界都有责任把“现代戏”这“一腿”续长,这“一举”增强。

这篇讲话在《中国京剧》今年第2期发表后,我收到一位业内老同志的来信,信中认为我在讲话中“所透露出的力主‘京剧创新’的意愿,道出了许多人久萦于怀的心里话”。这封来信指出:“京剧有着辉煌的过去,至今仍是戏曲中的龙头老大,但也因此而包袱沉重。京剧圈内的保守势力要比其他地方剧种强大得多。除了固有的思维惯性外,它还牵涉到太多人的名与利。于是便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边是社会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一边是京剧舞台上对传统教条的墨守与复古主义的回潮。京剧若不再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而继续沉湎于恋旧、泥古的孤芳自赏之中,那么,京剧艺术真的就有可能误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这封来信谈得很中肯。在呼唤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之前,信中还谈及了当今京剧艺术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恋旧、泥古相关。事实上,京剧不仅至今仍是戏曲中的龙头老大,而且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我看来,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不仅需要守望,而且需要前瞻,因为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富精神遗产,但却并不希望自身也成为遗产的民族。我们常说,没有传统或忘却传统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我还认为,永远生活在传统中的民族将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民族的悲哀。

京剧是国剧。尽管有同志对这种说法持有异议,但我觉得它作为“戏曲中的龙头老大”,即便不顶着这顶桂冠也担着这个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国剧要在民族的复兴之路上发挥效力,要伴随着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剧的复兴。如果说,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是实现国剧复兴的第一梯队,那么第二梯队就非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莫属。只是如何胜任这个梯队的使命,如何在肩负使命中向第一梯队迈进,是值得我们长考深思、身体力行的。对于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国家设立的扶持专项资金从2006年起实施,每年1000万元。由于种种原因,2006至2008年这3年的专项资金是统筹使用的。在多个扶持项目中,对“剧目创作”这一项目的扶持结果令人遗憾。11个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申报扶持的剧目,至少有半数是不甚理想甚至是很不理想。文化部陈晓光副部长一直认为,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传统演艺要改变时代变迁、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存窘境,就一定要与时俱进,实现“三新”??创作新的优秀剧目、推出新的领军人物,并由此培养新的观众群体。而事实上,新的领军人物有待新的优秀剧目来托举,新的观众群体也有待于新的优秀剧目来凝聚。

在国家重点京剧院团高峰会上,我极力倡导“谋划京剧现代戏”。因为我认为,在1964年,即新中国成立15周年之际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现代戏之后,至今又过去了三个15年,我们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上几乎没有什么进展。不仅是没有进展,而且许多方面是在裹足不前且扭身而去。我不知道京剧在传统戏的整理翻新上成就如何,但知道在新编历史剧方面颇有成就??特别是创作了《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的上海京剧院更是成就斐然。因此,就省级重点京剧院团的剧目创新而言,我以为可以在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中择善而从,但我更钦佩对现代戏创作的知难而进。对于京剧现代戏的剧目创作,我一直认为不必非得原创。移植某些地方戏曲的现代戏优秀剧目,不仅对京剧而且对被移植的剧种都是好事。京剧200余年来的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地方戏优秀剧目的“拿来”??在拿来故事内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拿来某些演艺形式,这使得原来就昆汉合流、徽秦兼蓄的京剧,更练就了一副好牙口,也养成了一副好胃口。我们还不排除某些剧目乃至剧团的特色在这种“移植”的创新中逐渐形成。

大家知道,在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热潮中,不少地方的京剧都列入了“名录”,或许也有不少京剧表演艺术家定为“传人”。“传人”之于“名录”,责任当然在于“守望”,在于“赓续”;并且是不折不扣的守望和原汁原味的赓续。我们完全忘记了京剧大师们“学我者死,悟我者生”的箴言。我一直很纳闷,才200余年历史的京剧,为什么要在“博物馆艺术”上挂号?西方芭蕾行世400余年,从未见其迫切地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说远的,就说我们称为“国画”的民族文化精粹吧,它不仅不需要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证明自己是中华民族精神憩息的家园,而且以“苟日新,日日新”“笔墨当随时代”的追求与时俱进、与世同行。实际上,自古而来的画界有识之士早就指出:“今齐鲁之士,惟摹营丘;关陕之士,惟摹范宽……专门之学,自古为病,正所谓出于一律。”(宋?郭熙)又指出:“今人不明乎此,动则曰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澹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是我为某家役,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矣,于我何有哉。”(清?道济)在这次会上,我想与大家一起重温这些画论,希望能一起从“国画”之论中得到“国剧”之行的某些启迪。记得小时候读过盖叫天先生口述的一部自传《粉墨春秋》,我想莫如像喊出“笔墨当随时代”的清代绘画大师石涛那样,在这个工作会上喊一声“粉墨也当随时代”。

(作者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此文为他在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这次会议的举办,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加强各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动省级重点京剧院团的创作与生产,办好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优秀的作品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一、关于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今年10月,我们将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这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举办的新一届京剧艺术盛会,目的在于全面展示近年来中国京剧艺术继承和创新的优秀成果,展示人才培养的最新成就,推动京剧艺术的更加繁荣和发展。本届京剧节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剧目展演、青年京剧演员比赛、京剧艺术创新学术研讨会、京剧走近群众等系列活动。参加本次京剧节演出的剧目,包括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来创作的新剧目和具有鲜明创新意识的、经过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改编剧目。参演剧目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传统剧目创新奖;青年京剧演员比赛设“十佳新秀奖”。希望各院团积极申报、认真投入创作,在京剧节到来时推出优秀剧目和青年人才。

二、关于京剧现代戏创作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抓好京剧和有代表性地方剧种的现实题材剧目创作,使现实题材新创剧目成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活动的一个亮点,是列入今年《文化部工作要点》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要着力推出一批反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尤其是讴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的优秀文艺作品。一方面,要着力推出一批新创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近年来基础较好的作品进行加工、修改和锤炼。为了全力推进此项工作,文化部艺术司今年将召开“现实题材创作研讨会”和“戏曲音乐创作研讨会”。希望各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围绕这一中心,树立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抓好创作规划和艺术生产,抓住机遇,团结奋进,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剧目,与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一起,共同推动京剧繁荣。

三、省级京剧院团应结合《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推进工作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文化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京剧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优秀代表,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担负着弘扬这一优秀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重任。2007年,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其目的在于整合资源,推进京剧院团自身改革,由上至下增强京剧院团活力,促进京剧事业全面进步。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支持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新剧目的创作和生产;

(二)京剧人才的培训和奖励;

(三)对国家重要指定性演出、艺术活动和公益性演出实行政府补贴;

(四)京剧艺术进校园演出;

(五)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赴境外演出和艺术交流活动实行补贴。

2007年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本年度,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共申报新创剧目11台,实施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计划,举办了210场进校园演出,赴18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财政部、文化部共资助1260万元。

这一规划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的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指示制定的,意义在于保护和扶持作为优秀民族艺术代表的京剧艺术,积极推进京剧院团体制改革和内部机制改革,提高京剧院团综合艺术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国家对京剧院团的宏观管理、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和分类指导,从而达到使重点京剧院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目的。各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应从自身情况入手,按照《规划》内容来开展工作;各省文化厅(局)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并会同财政厅(局)制定具体的保护和扶持规划,对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予以扶持和保护。

四、关于新一轮重点京剧院团评估工作

2005至2006年的全国重点京剧院团评估,是落实十六大“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精神进行的首次评估工作。根据《文化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名单的通知》(文艺发【2006】5号),文化部将实行以3年为周期的再评估、再验收动态评估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使京剧艺术事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应加大建设步伐,以优秀人才举旗帜,以优秀剧目树形象,以主流文化市场为目标,积极面向市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京剧艺术的中坚力量,争取在下轮评估中进入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之列。

(作者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此文为他在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本文标签: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