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道教雕塑研究的新成果

时间:2022-05-25 15:43:02编辑:佚名

千百年来,道教在传播与发展中,通过雕塑神像来表达道教信仰,传播道教的教理教义,留下了许多精美而生动的道教造像,成为道教艺术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从保存与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出发,王宜峨女士应香港道教蓬瀛仙馆之托,编撰《道教文化丛书艺术精华系列》(全套共5册),就是期望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从绘画、宫观、雕塑、水陆画展和法器等不同的艺术层面,既展示道教信仰的独特性,又全面地介绍中国道教有形艺术的历史演变、宗教功能、制作方法,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艺术价值。其中的《陶铸永恒》(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8月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神像的塑造工艺与经典造像,展示了道教神像特有的审美艺术和宗教功能所表现的永恒之“道”。这部道教雕塑研究的最新成果,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作者将道教造像置于中国雕塑艺术的视域下来展现其宗教性及艺术性。作者在《序言》中首先介绍了雕塑这门造型艺术,将读者带进绚丽多彩的雕塑世界。作者指出,中国古代雕塑在表现风格、造型方法和色彩运用上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例如,以礼教为先,注重作品的伦理精神,以形写神,以轮廓线条、人体线条和衣纹线条来展示神像的生命节奏和动感,表现作品神韵,以彩塑来表现作品的像真度和写实感,这些特征在道教造像上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第二,作者系统地梳理了中国道教雕塑的历史演变,尤其是通过与佛教造像的对比,来展现不同时代的道教造像所呈现的艺术风格。作者认为,道观中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直到南北朝时受佛教的影响,道教才开始塑造神像,并逐渐普及开来。南北朝道教所塑的神像在外形上与佛像比较接近,后随着造像技艺的提高,才逐渐依据道教信仰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隋代虽然短暂,但却是道教造像承先启后的时期,从工艺上开创了道教造像的新时代。隋代道教造像中出现的舟形背光、头光及手势虽带有佛教元素,但神像塑造得更为丰满圆润,衣饰线条从平直细密变得宽大,装束也变成汉文化的褒衣博带,渐渐开始有了中国独有的雕塑风格,这一特点在唐代道教造像中得以发扬光大。唐代是中国道教的兴盛期,此时的道教造像基本摆脱了佛教的影响。另外,唐代的造像师会根据天尊、星官、真仙、供养人的不同身份来塑造形象,并将现实生活中最美好的形象和对人世间美与善的理想都投射到作品之中,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宋元以后的道教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道教造像承袭晚唐遗风,所塑造的神像除神圣庄严之外,又带有了尘世色彩,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以山西晋城玉皇庙侍女像、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侍女像、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像为例,说明宋代道教造像这种世俗化倾向所表现出的优雅、柔美、秀丽的风格,逐步替代了唐代飘逸、豪放、拙朴之风,不仅完全摆脱了佛教的影响,而且从造像的比例适度、形体俊美丰丽、面相清秀、表情丰富、衣饰合整、姿式自然、神态逼真等方面展现出雕塑工匠的高超技巧。元代道教造像是继宋代之后又一个发展高峰,并以石窟群像而著称,到明代时,道教造像已形成较为固定的程式,但随着雕塑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细节的刻画,在形象上更趋于写真。虽然晚明道教造像还曾一度突破传统而表现出一点浪漫主义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因追求绚丽与细致,故观赏性有余而神圣性不足,这种倾向到清代时进一步走向世俗化。清代道教造像以泥塑与木雕为主,作品多模仿前人样式而少有创新,但清代道教以神仙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群雕,成为一些宫观建筑的重要装饰和展现道教信仰的作品。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后,由于寺观造像活动由官方主持变为民间活动,受人力物力所限,很少再有精美作品问世了,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随着当代道教的发展,道教造像艺术才又焕发青春。第三,作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道教雕塑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道教是多神教,每个神灵仙真都因其独到的个性与权能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自南北朝以来,道教徒借助于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成就来为神仙造像,随着所塑神像姿态各异,越来越趋向繁多,道门中也依据自己的教义建立起统一的造像法则,并规定不同类型的神灵仙真应有不同的仪相、神态和服饰。对此,作者在介绍具体的道教神像时,特别对相关图片注明不同神灵仙真的个性特征。第四,作者对道教雕塑的制作工艺作了细致的介绍。道教造像采用的质材众多,但一般以木雕像、泥塑像和石刻像为主。作者主要以此为例,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现道教造像艺术的发展。该书对塑造工艺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展现造像过程中的神圣性与艺术性。例如,对造像过程中的“装脏”“开光”等仪式的介绍,让人们感受到“道教信仰不仅把神仙造像当作崇拜对象,而且更把造像的内容与神仙信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造像工程也成为一种崇拜神仙的形式”。孙亦平(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