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他比慈禧早死一天,是晚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唯一被毒死的皇帝

时间:2021-11-29 01:38:40编辑:佚名

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光绪的死无论对于清朝还是全中国,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光绪皇帝4岁登基,16岁亲政,他这一生都和“变法”这两个字仅仅联系在一起。他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和中华民族被列强凌辱最为黑暗的时代,然而他励精图治,深刻了解中国与西方洋人之间的差距,主张洋务运动,精研西学,任用维新派人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希望救国家于危难。但是他这一生都被慈禧太后所掣肘,始终逃不开慈禧这个老妖婆的魔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内甚至被慈禧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一直到他悲愤地死去。整个变法维新不过历时103天,就被慈禧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可笑的是,光绪皇帝的死亡仅仅只比慈禧早了一天。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死于慈宁宫。这两个斗争了一辈子的冤家,死亡日期居然离得这么近,这不得不令人产生联想——光绪皇帝的死是否和慈禧有关?他比慈禧早死一天,是晚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唯一被毒死的皇帝

1、光绪帝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

按照官方正史的说法,光绪皇帝死于肺病。但是宫禁幽密,真实的原因永远也不会被公开。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光绪皇帝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寻呢?

光绪临死前,为他诊治的是太医屈桂庭。据他自己自撰的《诊治光绪帝秘记》记载,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而光绪入殓也一反常规地由宫内太监办理,讳莫如深。

但是这份绝密的笔记曝光之前,就有人认定一定是慈禧太后下令让太监将他毒死的。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在光绪帝前面,害怕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勾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并且在光绪的药汤里下毒,打算毒死他。

也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再加上珍妃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被慈禧投入井中,光绪帝的伤心欲绝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他比慈禧早死一天,是晚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唯一被毒死的皇帝

2、民国时期不少史料都证明光绪死于慈禧的毒杀

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城那段时间,有人在战火中整理了一本日记,叫做《景善日记》。《景善日记》有记载: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这表明慈禧太后早就有谋害光绪的野心了。总而言之,她不想让光绪死在自己的后面。

胡思敬的《国闻备乘》也表示了怀疑:“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遍询问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裕德龄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记》中提出,下手者就是大太监李莲英。裕德龄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她的话语也最为有力。他比慈禧早死一天,是晚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唯一被毒死的皇帝

3、通过化验光绪帝的头发,证明其死于砒霜中毒

不过这一切的真相,都在2008年被揭开了。

早在1980年,清西陵的崇陵,也就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合葬墓就被打开了。崇陵虽然被盗过,但是光绪皇帝的衣服和尸骨仍然还在,研究人员留下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妥善保存。2003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小组用微型反应堆仪器中子活化法(核分析方法),测定了提取于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其方法是:将光绪帝的头发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方法清洗,自然晾干,剪切成1厘米长的截段,第一缕头发长度为26厘米,剪切成26小段;第二缕头发长度约为65厘米,剪切成59小段,逐一编号、称重和封装,入堆辐照后,逐段分析头发中的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光绪帝的两缕头发中的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并且衣服上也有残留的砷元素,研究工作者解释是光绪尸体腐烂后体液渗出,砷元素也就留在了衣服上。

这一检测结果,终于在2008年得到了公布。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清载湉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称,根据相关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载湉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尸体腐败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则由其腐败尸体溢流侵蚀所致。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