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成语典故:金蝉脱壳的故事

时间:2020-05-14 08:49:44编辑:文二

金蝉脱壳的意思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指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金蝉脱壳的意思_金蝉脱壳的故事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将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知。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


金蝉脱壳的故事

一、孙坚脱帻惑追兵

灵帝(汉灵帝刘宏)崩,卓(董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孙坚)亦举兵。……术(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遂治兵于鲁阳城。……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

坚常著赤罽帻(读chìjìzé),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闲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是时,或间坚于术,术怀疑,不运军粮。阳人去鲁阳百余里,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曰:“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术踧踖,即调发军粮。坚还屯。


二、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十二年(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建兴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春,亮(诸葛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司马懿,字仲达)对於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汉晋春秋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三、檀道济白服出围

檀道济那时与魏军进行了三十多场战斗,大都是胜仗。军队进发到历城,因为军需物资用尽了才回还。此前有投降魏军的人向魏军将领报告宋军的情况,说:宋军粮食已经吃光了,于是士兵们既忧愁又害怕,都没有坚持的意愿。

金蝉脱壳的意思_金蝉脱壳的故事

檀道济趁夜命人将沙子当做米来计量,并高呼所量的数字,把剩余的少量的米散在沙子上。等到天亮,魏军以为宋军粮食物资很充足,所以不再追赶宋军;认为那个投降的人所说的是谎话,便将他斩首示众。

当时檀道济的兵力弱小,军心十分恐慌。但檀道济竟命令士兵全都穿戴好盔甲,自己穿着显眼的白色服装,坐在车上,率领士兵们不慌不忙地向外围进发。

敌军见此,以为檀道济设有伏兵,不敢逼近,于是檀道济得以安然回归。檀道济虽然没有平定河南,但能全军而返,从此檀道济的威名被大大地传扬开了。魏国人非常害怕他,画他的像,用来禳鬼。檀道济回来后,升职为司空,镇守寿阳。


四、毕再遇悬羊击鼓

宋朝开禧年间,宋朝与金国进行战争,宋朝许多将领都吃了败仗,只有毕再遇不止一次打胜了。……曾经有一次与敌人交战时,毕再遇考虑敌兵来的一天比一天多,自己的兵少,很难与敌人较劲。

为了保存实力,便在一天夜里率领军队撤退了。毕再遇担心敌人知道宋军撤退,会来追杀,于是命令兵士将旗帜留在营寨,并将数十只活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让倒挂着的羊的前腿放在鼓上,羊腿拼命蹬踢鼓面,鼓声隆隆不断。

敌军并没有感觉到宋营是空营。又再相持了一整天。等到敌人发觉,再要追击时,毕再遇的军队已经跑远了。


五、晋明帝掷鞭甩追兵

东晋明帝时,大将军王敦起兵造反,顺江东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谋图篡夺君位,自己当皇上。消息早传到明帝司马绍那里,为了平灭叛乱,司马绍亲率大军迎敌。

两军相遇在鄱阳湖畔,扎下营寨。司马绍自恃勇力,换了一身便装,策马到王敦大营来观看虚实。守营将士见有一气宇轩昂之士在营外转悠,觉得蹊跷,忙报告主帅王敦。

王敦听军士们描述了一番长相,觉得那人很可能就是明帝司马绍,忙令人备马前去捉拿。王敦看见五名军士正在骑马巡营,忙令他们先出去拦截追击那营外之人。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