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人是如何“文绉绉”地骂人的

时间:2020-05-14 20:41:45编辑:文二

说起骂人,古今同理,它就是一种直白的、带有攻击性的侵犯。

古人是怎样骂人的_古代骂人最经典的话有哪些

它可以是一种隐喻式的骂。尤其在古代为尊者讳和尊卑有序的大环境里,跪着的人骂坐着的人,冒犯不说,还极易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也只能指桑骂槐。


一、骂人要分三六九等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就是暗指。无论看表面还是内在,都挑不出毛病,就是在骂吃我粮食的大老鼠,却又是在暗骂那些只会剥削的不劳而获者。看来,人们很早就懂得隐喻,而且要想使骂的语言富有攻击性,还要把人矮化成畜生,要不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呢。

于是,一代霸王项羽在拿下咸阳,准备带着财富返乡炫耀的时候,也被人直接骂为畜生了。“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记项羽本纪》)”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项羽像一只戴着帽子的猴子,看起来跟人一样了,但还是畜生,这是在斥骂项羽徒有其表。骂人骂得文绉绉,若碰上不识字的人,还以为是在夸他呢。

不如“你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象”这般直接。当然,把项羽骂成猴子他都恼了,“项王闻之,烹说者”,你要真把他骂成猪,他还不把你剁碎了喂猪啊。

除了把人矮化外,在人的社会里,也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尊卑等级。因此有时候不用把对方变成畜生,只要把对方的身份级别降低就行了。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威王勃然怒曰:“叱磋,而母婢也。”——《战国策》

话说周烈王死了,诸侯都去吊孝,齐国去的晚了。周王室斥责齐王,齐威王居然不买账,回骂周王室你妈就是贱婢!

王室处在社会最高层,而婢的等级仅在奴隶之上,把王的母亲贬斥为婢女,这种骂不亚于原子弹攻击。以身份地位骂人,这在上层社会相当流行,比如曹操就被骂为““操赘阉遗丑”,意思就是他是太监养的;刘备老是被人拿“村夫”、“贩席织履之辈”来嘲笑。

要是实在闹不清对方的身份地位,那也有办法,一句“竖子不足与谋”,或者“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能笼统地把对方贬斥为低等级别了。


二、千古一骂成绝唱

但实际上,这种骂仅对上等身份的人攻击有效,身份低微者本身就处在社会底层,以低微身份作为攻击的武器,反倒对他们是名归实至,自身就处在那个位置上,他感受不到伤害。

古人是怎样骂人的_古代骂人最经典的话有哪些

再者,古代相当长的时间,“文”和“言”是分开来的,庙堂和市井说的话虽然是一样的,但由于文言文的特殊书写模式,文言体中的骂人,总是带着文绉绉的味道,况且还要识文断字,才能解锁看懂。

比如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叫檄》: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翟,陷吾君于聚。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在识字的人看来,这篇骈体文,骂的不但优雅而且酣畅淋漓。然而在古代文盲遍地的局面下,这样的骂未免太高高在上而不接地气。所谓身份高贵者一边用文言体骂人,一边自己的口语中偶尔也会蹦?出一两句市井的脏话。

所以在古代,那些仆人们千万别以为自己的老爷或者夫人不骂人,而是你们跟他们不在同一个维度空间,他们骂人你看不懂罢了。


三、庙堂市井“一屎同扔”

骆宾王的骂可以看作是文言体骂人的绝唱,因为小说形式就先后登场了,被上层人士所不齿的市井话语,也出现在了书本之中。文化人骂人隐晦,市井俚语骂人,可就是淫秽了。

宋元之后,文章和语言分离的模式虽然还继续存在,但一些落第举子或者不做官的文化人,开始尝试用纯粹市井的语言创作。而且,文人中间也流行写笔记和野史,于是那些市井里的腌?话也就一并登堂入室了。

骂人虽不是艺术,但确是技术活儿。无论庙堂市井,在用语言交流的时候,都免不了和它接触。所以,虽然在文言体书写上骂人的方式有了区分,但在语言的运用上,两个群体绝对是“一屎同扔”的。

就说《水浒传》吧,描写的一水儿都是市井之人,骂人的侵犯性本质不变,但是骂人的方式相对于上等身份的人,就要变一变了。

王进作为水浒中被骂的第一个人,高俅一句“那厮抗拒官府”,他转眼就变成了在逃的“贼配军”。“这厮或者那厮”在水浒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现代白话就是这小子的意思,因此“厮”还算不上太重的骂人语言,只是笼统的对人蔑称罢了。

本文标签: 传统文化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