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香袋:只送给喜欢的人

时间:2020-05-21 07:37:42编辑:弗朗西斯

香袋又称荷包,香囊、香桶等。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一般专用来盛香料作饰物。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在端午节有佩戴香袋的习俗,香袋与琼瑶、玉环、香帕等,为古代人重要的佩饰之一。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

香袋是什么_香袋有什么作用_香袋的传说

绸缎缝制的香袋,一般装有白芷、艾叶、辛夷、薄荷、冰片等中药香料。香袋中所用的这些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香袋的制作,都是极为精巧玲珑的,故深得古代青年男女的喜爱,常常被用来作私物或相赠的礼物、信物。

《情史类略》卷十六《情报类》说满少卿浪游四方,与市井人焦氏女有私情,事露娶之。后中进士第授官,遂娶富家朱氏女,而将“焦氏女所遗香囊巾帕,悉焚弃之”。

又卷十八《情疑类》,说有一人为河伯女仙延至,并行夫妇之礼。三日之后,即发遣他回家。“妇以金瓯麝香囊为婿别,涕泣而分”。

香袋是什么_香袋有什么作用_香袋的传说

《红楼梦》七十四回,述傻大姐拾得了一个“十锦春意香袋”,结果闹出了一场抄检大观园的风波。抄捡时,又从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的箱中搜出包袱,里面是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贴儿。贴上有云:“外特寄香袋一个,略表我心。”此中所道,有男女其情,也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中国古典戏曲中,多好以一实物维系姻缘,在情节发展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荆钗记》、《玉簪记》、《桃花扇》等,莫不如此。明邵灿传奇《香囊记》,则以香囊为线索,贯穿全剧。读来也颇有趣味。

香袋的民间传说

妇女儿童“身佩香囊”,玩香袋的习俗起源于汉代。相传五月五日为恶日,虫害滋生,瘟疫流行。玉皇大帝派治瘟神仙下凡,利用艾草制香袋,涂雄黄酒,杀灭虫害,使人们避灾免疫。长期以来流传有“百索系腕上,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的民谣。佩戴玩耍香袋千百年来相传不衰,制作手法愈来愈精。

香袋是什么_香袋有什么作用_香袋的传说

家恋爱:“香袋”定情

在湘西桑植民间流传有一首土家姑娘人人会唱的情歌:“一更里儿等郎来,土家姑娘绣香袋,香袋绣起妹心意,揣在郎腰挂在怀。”听到这首情歌,人们会想:“香袋”是个什么样呢?

“香袋”又称“鸳鸯荷包”,是土家男女定情的信物。它的制作规格大致是:漂白丝布作袋面,红布作袋里,内外2层,约为2寸高,2寸宽。因为它是土家姑娘送给心爱的人的,所以绣制十分精巧,上面有“鸳鸯戏水”、“鲤鱼跳龙门”、“白鹤展翅”等,凝结着姑娘渴望幸福,渴望自由的美好夙愿。

过去,土家族男青年得到姑娘送的“香袋”,就等于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请媒去求亲,十拿九稳。有的女青年迫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和意中人定亲,就精心制作一个“香袋”,悄悄送给对方。情人常常到临死还保存着这件礼物。

如今仍有不少土家族地区的姑娘在绣制“香袋”,有的还发展到绣鞋垫,来向情表达心意。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