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太平天国“天京变乱”: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时间:2023-06-11 06:02:03编辑:佚名

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在天王洪秀全领导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几个在两广地区并不得志的难兄难弟,彼此之间精诚合作,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仅用了两年时间。那势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沛然莫之能御。

不过,遗憾的是,冯云山、萧朝贵战死,未能享受定都天京的荣光。

等到在天京坐稳了王位,带头大哥洪秀全说了两句话:一、老子是万民的“真主”,在人间享有至尊地位;二、老子不理朝政。

太平天国“天京变乱”: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洪秀全照片,原刊于马来西亚槟城《光华日报70周年纪念刊》。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史式带入国内。

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就不客气了,独揽了军事、政治、宗教的大权。更可怕的是,他有一项特殊技能:天父附体,代天父传圣旨。每当天父下凡,杨秀清都是同一套说辞:谁谁谁有错,要杖责。在天京,他看不惯谁,要灭谁的威风,只需要装神弄鬼一番就可以达到目的。

天国所有重要的领导人,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燕王)、陈承瑢(兴国侯)等等,他都打击了一遍。

比如,1853年12月24日,杨秀清诡称天父下凡降身,亲率韦昌辉、秦日纲上朝。洪秀全听说天父下凡,三步并作两步去朝门迎接。其情景为:

“天父怒天王曰:‘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指洪秀全虐待女官)’天王跪下,同北王及朝官一齐对曰:‘小子知错,求天父开恩赦宥。’天父大声曰:‘尔知有错,即杖四十。’其时北王与众官俯伏地下,一齐哭求天父开恩,赦宥我主应有之责,小子等愿代天王受杖。天王曰:‘诸弟不得逆天父之旨,天父开恩教导,尔哥子自当受责。’天父不准所求,仍令责杖天王。天王对曰:‘小子遵旨’。即俯伏受杖。天父诏曰:‘尔己遵旨,我便不杖尔。’”

有一次,杨秀清半夜三更借天父下凡之名登朝。洪秀全出来晚了一点,杨大怒:“咁久还不开朝门?该打!”洪秀全跪在杨秀清面前求饶:“求天父恩赦小子迟程之罪。”

太平军起事初期,洪秀全等领导层均已认可天父附体杨秀清的合法性,为了维护天父的权威,现在谁也不能对此加以抵制和否定;而且,惧于杨秀清熏天的权势,大家敢怒不敢言。由此,杨秀清亲手播下仇恨的种子,并在其他人心中生根发芽。

最终让仇恨长成参天大树的,当数1856年8月杨秀清“逼封万岁”。《李秀成自述》载:

“(东王杨秀清)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自己的尊严不断遭受挑战,洪秀全终于忍无可忍,密诏在外征战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回京铲除东王。而韦昌辉很乐意接受这项使命,借诛杨来壮大自己的权势,他对此蓄谋已久。

9月4日,韦昌辉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当夜在城外与秦日纲会合,洪秀全的御前亲信陈承瑢开城门接应。韦、秦二人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东王府,杨秀清还没有来得及躲进应付紧急状况的“空墙”,脑袋就被割下来,被挂在街头的一个木柱子上。

太平天国“天京变乱”: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电视剧里的太平天国诸王。

杨秀清的卫队不明就里,几乎是束手就擒。之后,韦昌辉大开杀戒,在东王府内见人就杀,无分男女老幼、官位职业。从凌晨到黎明,东王府已是尸体累累、血流成河,所有财物被洗劫一空。

接下来,摆在洪秀全、韦昌辉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处置杨秀清的六千多名亲兵。这些人都是来自两广的“老兄弟”,意志坚定,能征善战。但他们会不会忠于洪秀全,则很难确定。洪、韦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杀!

洪秀全颁布诏令,斥责韦昌辉、秦日纲将杨秀清灭门,超出诛杨一人的命令范围,并锁拿二人,在天王宫内施以杖刑;所有杨秀清余部都被邀请进来观看,但不得携带武器。

对韦、秦的处罚开始了,杨秀清余部蜂拥近前观刑。这时,大小院门齐刷刷关闭,杨秀清余部尽入圈套。当时,太平军佣兵、爱尔兰人肯能目睹了这一场屠杀,他记述那个情景说:

“次日清晨,关押东王余党的大厅门窗打开,一些炸药包扔向被押的人群,而出口则守得滴水不漏。兵丁进了其中一座大厅,将被押者统统杀光,没遇到什么反抗。但在另一座大厅,被押者用砖头来拼死抵抗,6小时后才被消灭。屠杀者除用步枪扫射外,还向被押者扔了一枚两磅重的葡萄弹——这些可怜的人脱光了上身的衣服,许多人力竭而死。最后,韦昌辉和秦日纲命令部下都挽起右臂的袖子(以于杨秀清余党区别),然后冲进去杀光还活着的人。”

有学者认为,洪秀全确实只想杀杨秀清一人,韦诱杀六千人之举,属于自作主张,但洪秀全已不能控制局面。此后两个月,韦昌辉、秦日纲并未理会洪秀全的“止杀令”,继续搜捕杨秀清余党,但凡与他有任何瓜葛的人,都未能幸免于难。这场事变,先后杀掉两万多人。然而,这不是屠杀的终点。

太平天国“天京变乱”: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电视剧中的韦昌辉剧照。

洪秀全密诏诛杨时,石达开身在武昌,等他赶回天京,已是10月份。在韦昌辉要求下,他只身进城,向洪秀全了解了事变的全过程。继之,他来到北王府,当面谴责韦昌辉诛杨之后将行动扩大,滥杀太重。

这场对话不欢而散,韦昌辉从此将石达开视为异己,决定予以剪除:“我即不欲仇石氏,石氏亦必仇我,怨不可解矣。”

韦昌辉率兵包围翼王府,尽杀其家属和部属。石达开因提前预感到形势不妙,已缒城逃跑,幸免于难。韦昌辉杀害石达开一家,引起洪秀全的强烈不满。

石达开逃至芜湖,整备队伍,兵锋直指天京,讨伐已经杀红眼的北王。天京城内闻此,人心惶惶。与此同时,洪秀全也在暗中准备,打算一举除掉失去节制的韦昌辉。

韦昌辉明显感受到来自洪秀全、石达开的威胁,决定负隅顽抗。他意图先向洪秀全下手。11月的某一天,韦以请朝为名,要求面见天王,并向天王索取石达开。韦兵临天王宫门前,声称不交出石达开,即用火攻。天王宫大门紧闭,洪秀全不敢出来见他,双方呈僵持状态。

黄昏时分,天王宫突然竖起翼王大旗,门洞大开,一群着男装的女官冲杀出来。韦昌辉及其所部不知有诈,误以为石达开果然藏在天王宫内。韦所部没有心理准备,又因韦失去人心,顿时做鸟兽散。洪秀全乘机下令捉拿韦昌辉,号召全城军民搜捕。

此时,洪秀全重新控制天京局势,韦昌辉的亲兵纷纷倒戈归附。两天后,韦昌辉被捕,立即遭洪秀全肢解,并枭首示众。《李秀成自述》说:

“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重,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乃定。”未几,秦日纲、陈承瑢也被处斩。

韦昌辉被诛后,石达开因为没有参与变乱,且曾兴师靖难,威望空前提高。如果洪秀全和石达开能够精诚合作,天国尚有重振国威的机会。然而,洪秀全经历了“天京变乱”,心有余悸,对异姓已缺乏信任,重用自己的哥哥洪仁达、洪仁发,有意排挤石达开。

1857年6月,石达开带着心灵的创痛,带着十余万兵马(也有说数千人),离京出走……

在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架构中,有一个“小家庭”之说。在这个“小家庭”里,家长是上帝,长子是耶稣,次子洪秀全,三子冯云山,四子杨秀清,接着是韦昌辉、石达开,洪宣娇是女儿,萧朝贵是女婿。其中,上帝、耶稣是天上神灵,洪秀全是人间真主,杨、萧、冯、韦、石五人均是受天父之命“下凡”辅助真主洪秀全。

如今,经过一番窝里斗(定都之前冯、萧战死),兄弟六人仅两人存世,而这两人,也已反目。何以如此?台湾学者陈致平分析说:

“洪秀全等人,起自草莽,既缺乏政治学术,又不能罗致政治人才辅弼,而始终建立不起一个健全合理的政治组织。人性弱点,往往能共患难而难共安乐,早年誓同生死的患难兄弟,一旦享富尊荣,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与权势的冲突,竟自斗而亡。”

【对于上文,有两点补充】

关于“诛杨密诏”:历史学界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是韦昌辉捏造的;也有学者认为,若无天王密诏,韦杀杨不会如此顺利,且韦氏伏诛后,天王并未揭露韦矫诏之事。

逼封万岁:历史学界也是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逼封万岁”一事或许为捏造,是韦昌辉、洪秀全合谋提出诛杀东王的借口。

参考资料:史景迁《太平天国》、苏双碧《“天京事变”始末》、吴善中《洪秀全的家庭生活及其影响》、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