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论语解读:四海之内皆兄弟

时间:2019-08-03 08:00:01编辑:梓岚

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一个人的生死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

名言故事

司马牛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自己没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司马牛的哥哥是宋国大夫桓魈。他身为司马,掌握军权,把持朝政,权重一时,加上为人骄横跋扈,气焰远远压过了宋君。他性喜奢靡铺张,不但生前纵情享乐,而且企图不朽,为此特意从西南山区采来一块完整的大理石,雇了二百匠人,昼夜打制石椁,上面雕禽刻兽,琢花绘纹,历时三年犹未完工。

孔子听说后很是气愤,常常以此为“不仁”之例进行批判,还说过:“如此奢靡之人,死后还是速朽的好。”这话传到了桓魈的耳里,恨得他咬牙切齿,说好,你孔丘想让我速朽,我叫你不得好死!将来别落到我的手里。”

后来,桓魈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声称桓魈不是他的哥哥,但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是相违背的。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 子夏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自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

名言史例

盛唐开元天宝时期,有一位著名琴师董庭兰。

董庭兰早年曾跟从凤州(在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习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后来,董庭兰的声望大大超过了沈、祝两家,当时众多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诗中对他出色的琴技进行了详尽生动的描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董庭兰就是其中之一。 他编写的谱集,由当时的赞善大夫李翱作序。

董庭兰一生清贫,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其家乡陇西山村中度过的。髙适曾在诗中劝慰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困之中。但这首诗却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襟和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不愧为千古绝唱。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