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鹤唳华亭皇帝对太子太无情,萧定权死后皇帝后悔过吗

时间:2021-03-25 02:39:10编辑:网络

《鹤唳华亭》将宫斗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次不再是后宫中的权利斗争,而是皇帝和太子之间的斗智斗勇。从前几集就能看出皇帝萧鉴对太子萧定权十分严格,甚至有些无情,根本感受不到这是一个太子的处境。实际上萧鉴内心也很矛盾,他认可萧定权的能力,却又忌惮他背后的顾氏外戚,所以只能两边权衡。但皇帝此举最后却将萧定权逼入绝境,不知道太子死后皇帝会不会感到后悔呢?

鹤唳华亭皇帝对太子太无情,萧定权死后皇帝后悔过吗?

皇帝对太子太无情

《鹤唳华亭》这部由罗晋、李一桐主演的电视剧,带给观众的惊喜不仅于此,饰演配角的王劲松、苗圃、黄志忠,都是观众非常熟悉且喜爱的老演员,而金瀚和郑业成的加盟,让这部剧更加备受关注。

剧集开播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不断反转的剧情,仅在加冠礼上的兄弟之争,反转就超过5次。

不断翻转使得剧情更加精彩,也越发烧脑。然而,复杂的案件并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只有每次反转之后,人们的内心世界,才是该剧真正需要关注的焦点。

前三集的剧情里,我们看到的太子萧定权堪比林黛玉,他的眸子里总是闪烁泪光。不仅如此,在整个查案的过程中,太子一直被齐王压制,而原本应该居中的皇帝,却屡屡偏袒齐王。

这些表象剧情让大家压制不住心中怒火,忍不住想说,这样的男主和《如懿传》的女主有什么区别。

直到太子在第三集末开始反攻,才让观众找到了爽点。

看到太子完成加冠,看到齐王落败,观众舒了一口气,与此同时,也不禁想问:皇上为何如此偏袒齐王萧定棠呢?

难道仅仅因为萧定棠是长子?因为皇上宠爱贵妃?难道萧定权能成为太子仅仅是因为他是嫡子?

可是,皇上分明有很多行动和表情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皇上翻出了皇后的画像,对着画像喃喃自语,回忆萧定权童年时的倔强,不禁露出一丝苦笑。

这份苦笑里只有“吃醋”吗?

若皇上真的因为太子亲近舅舅疏远自己而“吃醋”,怎么会如此倚重和偏袒顾家?

倚重何在?在于皇上重新将兵权交给武德候顾思林。

鹤唳华亭皇帝对太子太无情,萧定权死后皇帝后悔过吗?

偏袒何在?在于三年前假传军报的嘉义伯顾逢恩,不仅安然无恙,连爵位都没有被撼动。

这份苦笑里还有对太子的期望。皇上的期望在于萧定权能真正成长为太子,真正懂得君臣之道,懂得君臣不疑,懂得如何治下。

所以皇上并不是偏袒萧定棠,而是要重点培养萧定权。

在皇上心中,萧定棠首先是儿子,而萧定权首先是太子。对前者,可以表现出父亲的慈爱,而对后者,则要表现出君王的冷酷。齐王可以做个富贵王爷,而太子是国本,不容松懈。

那么,皇上对萧定权的三方面期望收效如何?

首先,君臣之道。

君臣之道,首先在于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不要作出与身份不相匹配的事情来。

萧定权不仅做了,还不止一次。

第一次是给恩师卢世瑜等人送手炉。虽然打着皇帝的旗号,把人情都送给了皇帝。但是,这样做实属不妥。

不妥的原因在于越位。太子只要出现,便是干政;在没有得到皇上允许的情况下先送手炉,即便人情送给皇帝,也会令皇帝心生不快;皇帝让大臣出宫无果,太子让大臣出宫,大臣便出宫,这更是大忌。

第二次,萧定权因为张尚服选择咬舌自尽而痛哭,抱着她要求太医为其诊治。这种做法,便是对君臣之道最大的蔑视。身为太子,不知尊卑有别,当着君王作出失仪之举,有损太子威仪,不顾自身声誉。

明知这些举动不妥,太子为何还要做?因为太子更重感情,也很倔强。但是,在皇上看来,君臣之道是大前提,身为储君,怎能为感情左右而不知身份,身为臣子,在君王面前为何不能低头。

其次,君臣不疑。

卢世瑜教给太子最多的是君臣不疑。他告诉萧定权,要相信自己的君父。

鹤唳华亭皇帝对太子太无情,萧定权死后皇帝后悔过吗?

皇帝有后悔过吗?

萧定权虽然表面遵从,可是,从骨子里,他不相信皇帝。

第一次,是在雪地请罪的时候。皇上让萧定棠给太子送衣服。太子在萧定棠走后,将衣服脱下。因为他根本不相信皇上会让人给他送衣服,他认为这是萧定棠给自己设置的陷阱。

第二次,是得知萧定棠让吴内人在城楼抛下卷轴的事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皇上,而是非要看看皇上会如何对待自己和大哥。

第三次,在朝堂之上,萧定权虽然按照李重夔的建议向皇帝低头认错,可是,他认错的原因除了看清中书令的真面目,迷惑萧定棠,还在于想看看皇上是否会做出保全自己的举动。

后两次的试探,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子不相信皇上。如若真的做到不疑,便不会揣测天心,又怎么会屡屡伤及自身。

面对太子的怀疑,皇上何等失望。

那么,这对父子之间,就只有相互失望,相互误会吗?不尽然。

看到儿子的智慧和仁德,作为父亲,依旧会感到欣慰。

最后,如何治下。

皇上看似偏袒齐王,实际上对太子不乏保护。

太子当年为了见皇后最后一面,不惜假传军情,令宫门深夜打开,枉顾国家制度。

鹤唳华亭皇帝对太子太无情,萧定权死后皇帝后悔过吗?

那么,太子得到什么惩罚了吗?不过是让他给自己的母亲守孝三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惩罚。

太子“构陷”齐王,皇上给太子什么惩罚?不过是轻描淡写的罚俸。同样算不上什么惩罚。

可见,皇上对太子是多有维护的。皇上既要维护太子,又希望太子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保全自己。所以,他偏袒齐王,也没有过多的打压中书令和贵妃。

萧定权并没有让他的君父感到失望。

他自证清白,扳回局面,让真相大白于朝堂之上。而在齐王被押送到宗正寺的过程中,他又彰显仁德,保全齐王。这让皇上看到了一个太子应有的风采和气度。

看到这样的萧定权,皇上的嘴角难掩笑容。

面对太子,皇上内心是矛盾的,他既让自己失望,又让自己欣慰。

正因为这样,当皇上看到太子自己书写的那张卷轴时,才会发出感慨,自己的太子究竟是精明还是天真。这样的太子着实让人看不透。

因为看不透,所以父子之间始终存在嫌隙。

萧定棠与姜尚宫之间因为缺乏默契,便能让萧定权钻了空子,赢得先机。那么,萧定权和皇帝之间存在嫌隙,又该让多少人钻了空子,引发多少阴谋。

然而,阴谋漩涡里并非只有冷血无情,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君父对太子深沉的爱,依旧可以看到文昔即便没有力量也要保护家人的情,也会看到二人携手共进退的场景。

无情之中凸显深情,斗争背后彰显大义,这便是最精彩的剧情。

本文标签: 皇上   太子   皇帝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