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廖仲恺生平经历 廖仲恺遇刺案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0-05-14 12:47:45编辑:文二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孙中山等亡命日本。

1914年,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1915年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副部长,继续为讨袁筹措军费,参加护法运动,致力于反袁斗争。

1917年9月,任中华民国军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尽力于护法事业。五四运动发生后赞扬和支持学生运动。

1918年6月,随孙中山到上海后,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文章,宣传和研究革命理论。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

1919年10月,任中国国民党财政主任。称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与朱执信等学习俄文,准备赴苏俄学习。

廖仲恺生平经历 廖仲恺遇刺案真相是什么?

1919年和1920年,多次奉孙命赴福建漳州,帮助援闽粤军的建设和解决财政困难,推动粤军回师广东,驱赶桂系军阀。

1921年4月,驱逐桂系军阀的战争结束后,孙中山组建广东革命政府,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次长,随后,又兼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他努力协助孙中山,力图在广东开创一个新的革命局面。陈炯明也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陆军总长、粤军总司令和广东省省长等要职,掌握了广东军政大权。

1921年5月,任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代理总长,支持孙中山出兵讨桂和北伐。

1922年,孙中山为打倒军阀,统一全国,决定北伐。而陈炯明却反对北伐,他对廖仲恺筹集北伐经费不仅处处刁难,还暗中与北洋军阀勾结,准备阴谋叛乱。

陈炯明公开叛变前夕,廖仲恺被囚禁于广州郊区石井兵工厂,经何香凝等营救脱险,当即乘船赴港转沪,与孙中山重新会合,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3年1月4日,孙中山通电讨伐陈炯明,组成东、西两路军,16日攻克广州。陈炯明通电下野,退居香港。

同年2月,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宣言条款进行具体磋商。3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5月任广东省长。10月以后被孙中山委派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临时中央执行委员,积极参与领导改组国民党的工作。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被孙中山指派为主席团成员。在开会过程中,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工人部部长。

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著名的黄埔军校,任该校党代表,为建立革命军而努力,被誉为“黄埔的慈母”。6月任广东省长。7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支持沙面工人罢工,命令各县县长协助组织农会。

9月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坚持主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孙中山北上前夕任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农民部部长。11月任大本营参议、所有党军、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

1925年1月25日,黄埔军校成立“青年军人社”,廖仲恺任社长,该社刊物《青年军人》第一期出版。同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在平定商团叛乱、杨刘判乱、北伐、东征等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为巩固广东革命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支持省港大罢工。

7月,国民政府成立,任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政府财政厅长。

廖仲恺遇刺案真相是什么?

一、廖仲恺遇刺案

1925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刺杀于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外。此为中华民国史上一宗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影响并改变了历史走向的突发事件。

廖仲恺生平经历 廖仲恺遇刺案真相是什么?

此案过去80多年矣,而许多谜团或疑点,至今未能破解。这除了恐怖事件本身的诡秘性使人难以全面窥测外,案发后不断添加的一些人为因素,更降低了案情的能见度,以致今天对“廖案”的梳理,仍有许多不甚了了的东西。

打开今天的互联网,只见有人这样写道:根据调查与审讯,“证明”刺杀廖仲恺的主使者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胡汉民、许崇智涉嫌。

实际上“廖案”的能见度很低,上述说法,存在不少可疑之点。所谓的“证明”,仍有待于证明。

二、迷雾重重

“廖案”发生前夕,广州正处于所谓多事之秋。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后,国民党被置于有多种走向、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岔路口上,历史进入敏感的、躁动不安的时段。廖仲恺不仅身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也处于国民党矛盾漩涡的中心,是一位关键性的政治人物。他因何被谋杀?社会舆论普遍猜测:

一是“反共产”势力所为。在国民党内,廖仲恺联共态度鲜明,一直被视为“亲共”、“袒共”分子。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反共产”口号不断高涨,一时甚嚣尘上。廖被看作是“共产党的工具”,甚至被认为是共产党。舆论普遍认为“廖案”是“反共产”的势力暗中制造的。

二是反对汪派掌权者所为。孙中山逝世后,围绕着国民党最高权力的第一轮角逐,是在胡汉民、汪精卫两人间展开的。

1925年7月,经过驱逐杨希闵、刘震寰,并经过一番台上、台下的较量,广州国民政府宣告成立,由汪出任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成为广州政坛的一号人物。廖仲恺当时持“拥汪”的态度,在以汪代胡的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驱逐杨刘与改组政府,均为牵涉面很广,将引发诸多争议,并对大局带来震撼性影响的重大事件。汪派排胡出局易,而排除胡的政治影响难。

更为主要的,是汪并非“最高”的合格人选,勉强上台,只能造成政局的更加动荡。汪不免身陷危局,包括廖在内,都成为杨刘派及拥胡派势力之众矢之的。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