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西北马家军兴亡史:称霸西北百年 兰州战役终结其统治

时间:2020-04-14 08:20:56编辑:文二

西北马家军简介

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

西北马家军的兴亡史_西北马家军的覆灭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保持治理权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击败了进入西北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1949年,他们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鸿宾投诚,马步芳、马鸿逵逃往台湾,后死于异国他乡。马家军的主要人物多为回族、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


西北马家军的兴亡史

一、历史渊源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乱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参与回乱,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

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随后起义军被朝廷收编,重要头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为 “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子马麒,马麟)和马千龄子系(子马福禄,马福祥)。马占鳌降清时,马千龄无军职,后为朝廷镇压回乱才自组民团成军。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为清廷东征西讨,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时,诸马为当时清军最英勇之部队。

民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冯玉祥、蒋介石),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二、占据西北

1、围剿红军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2.18万人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经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企图打通与当时苏联的西北通道,这次西征本身就是中央没有正确判断当时敌我形势,致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的错误决定。

西北马家军的兴亡史_西北马家军的覆灭

马家军马步芳部,马步青部对红军作战,马步芳派遣马元海,马步青派遣马廷祥(后被红军击毙)为前线总指挥。

红军与马家军在黄河沿岸,永昌、古浪、高台、倪家营子进行了激烈战斗,多次击退马家军。由于战略错误以及马家军的凶狠攻击,最终不能击败马家军,最终失败几乎全军覆没;西路军的五军、九军和三十军共两万多人,只剩了七百余人,大部分红军战士都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了。

这年5月1日,中共中央派陈云、滕代远带着几十辆汽车,满载着服装和慰问品,与西路军余部(李先念、程世才率领)在猩猩峡(星星峡)会见,送他们到了新疆,结束了这次悲壮的西征。西路军之战,被公认为红军的最大惨败。

西路军失败后,为保存西路军余部,3月27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张国焘联名致电周恩来并彭德怀、任弼时,指示为解救西路军危局,与马步芳等讲和,中共中央愿以10万到20万的银圆,请马家军停止对西路军的进攻。

4月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西安的叶剑英,要他向顾祝同提出:如果马步芳俘虏了徐向前、陈昌浩及其他干部,应严令其不得加以任何残害行为。

4月5日,毛泽东又致电叶剑英,要他进一步向顾祝同交涉,令马步芳把集中在凉州的红军被俘人员全部调到平凉,经国民党第25师驻地,转交红四方面军,并制止马步芳再残害与压迫红军被俘官兵……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出征时总人数约21800余人;战死者约7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3人,军、师以上干部20多人;被俘后遭残酷杀害者约5600人;被营救返回延安者约4700人;失散流落在沿途的约4500人。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