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你数过自己的一生吗?遇见算命先生后的第一次算命经历

时间:2021-04-10 10:56:04编辑:网络

1、我时常会有些奇怪的偶遇。比如,昨天下午,一个人走在小区边的林荫路上,迎面走来一个男人,朝我招招手,问:“算命吗?”

我的注意力本来在树上,小街边的一排芒果树,碧绿浓密,亭亭如盖,微风吹过,“哗啦啦”一阵作响,仿佛每一个节拍都能正巧打在人的心坎上,十分动人。

我举起手机,对着一街浓郁的碧绿,拍了一张照片。合上手机的这一霎那,听见了这句话。

“算命吗?”

对面走过来的圆脸的中年男子再一次说。他两手空空,身上着一件不再能看清楚本来颜色的体恤衫,脚上踢踏着拖鞋,看起来更像一个午饭后消食闲人。

我回头,确认这个中年男人对面只有我一人,转过头来,婉拒:“不用了,谢谢!”

他听了,轻轻笑了一下,垂下眼皮,把头偏到一边,心中大约是十分不好意思的。

我想,他大约不常这样走在路上突然搭讪陌生人。我不确定,他是临时起意想找个人聊天,还是需要赚取一点点钱,可能是后者的成分多一点。

如今的年月,大街上的算命先生几乎绝迹了。说来也奇怪,你有没有注意到,无论你的年纪有多大,你碰见过的算命先生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的样子。

你算过命吗?遇见算命先生后我的第一次算命经历

02、我小时候,也遇见过算命先生。

那时候,跟我爸进城开会——那个年代,难得一趟的进城开会是一种福利,带孩子去也不会被诟病,没准儿人家正好给孩子瞧个病,或者买点稀罕东西呢。

那个算命先生是我们附近的村民,我爸正巧认识他。两个大人在街边法国梧桐的树下,热络的聊起天来。我一个人百无聊赖,站在茂盛的法国梧桐树下,仰着头,望着树叶间隙里的斑斑点点,出神。

八十年代,虽然也讲破除迷信,拒绝封建糟粕,但整个社会的对算命的态度是缓和的,你不相信,不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就好了,也不至于驱赶。

其实,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信的,孩子结婚合个八字,人生不如意问个前程什么的,所以,算命先生的收入也还不错。

这个年代,在街边算命,就不行了。算命归类于小摊小贩一类,城管要赶的。没有了算命摊,但算命先生,还是有的,比如,我遇见的这一位。

然而,我并不想算命。

所谓算命,不如说是自己心里某些东西的投射。当被对方说中之后,你会频频点头,连连惊呼,然后在与人的闲谈中,一遍遍提起,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意识催眠。

没有办法,我们的国家,心理医生兴起也不过是近些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算命先生,实际上,更充当了心理医生的角色。

哪些人会去算命?

那些正处在人生低谷的人,情感脆弱的人,对人生迷茫的人,找不到寄托的人……

你知道吗,我有个“半仙”的绰号,少年时代觉得算命很神奇,看过点麻衣神相之类的书,你要找我算命,我也能给你掰扯两句。

03、其实,成年之后,我也找人算过一次命。你大概也猜到了,那个时候,不过是因为太痛苦,太煎熬,寻不到出路,想给自己一点点心理上的安慰,给自己的某些行为,找一个其实根本站不住脚的理论依据。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理解为,到了一定的年纪,人的心大约就会突然宁静下来,真正体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深意,不会再企图去窥探什么天机,也不会再把希望寄托在别的什么飘渺无根上,才是真正的稳稳当当的自己。

寻找自己,真是个大课题。

而摆脱他人的期望,更是一个难以挣脱的魔咒。总有人身上附着这个魔咒,在做自己与迎合他人之间摇摆半生,一事难成。

遥想多年前的那天,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仰望斑驳的阳光的时候,我爸爸问那位算命先生:“给这孩子也算算吧?”

算命先生笑着摆手,略带神秘地说:“不算小孩子,小孩子还没长成呢?”

你看,如果你的生命充满蓬勃生机,前方充满未知的可能,算命先生也是退避的,你的人生,还必须是你自己书写,所以,怕什么呢?

水来,体验一下畅游的快乐;兵来,打一场酣畅淋漓。命,当然也是不用算的!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