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传统年俗不能少的一样:元宝茶(元宝茶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1-30 14:12:00编辑:未知

文章目录:

1、传统年俗不能少的一样:元宝茶

2、元宝汤是什么,你喝过吗

3、梦见元宝是什么预兆

4、莆田南日岛的特色年俗

5、东北传统年俗 春节贴零碎

6、猜你喜欢:

1、传统年俗不能少的一样:元宝茶

一年四季的节日,就数春节最为热闹了。可不是嘛,春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寓意非凡,每年的春节都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传承着过年的习俗,本期饮茶文化带你来看看传统年俗。

元宝茶茶艺是汉族传统年俗,源于江南无锡一带的农村。青橄榄两头尖,形状如元宝,故用橄榄泡的茶称为元宝茶。同时青橄榄又名“大福(腹)果”,且有“请过来”的谐音,春节期间用青橄榄泡茶招待客人不但象征主人好客,而且可去腻消食,所以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

元宝茶,即普洱元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易武地区。这种茶外形条索紧直如针,色泽嫩绿,毫尖银色,油润光滑。泡上一杯,其味芳香鲜醇,清凉解渴。易武元宝茶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元宝茶”就已行销南诏国(今云南大理一带),到了清代时,元宝茶是“贡茶”,当地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向皇帝上贡茶叶的茶树。

西双版纳易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非常适宜种茶。据传说,“元宝茶”是三国时期孔明率军南征时从内地带到易武种植的,所以,当地百姓称孔明为茶祖,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举行“茶祖会”纪念孔明。现今曼龙乡落水洞村后山上,还有一颗茶树王,树高十一点七米。直径四十五厘米,属栽培型大叶白毫茶。据说当地茶农在每年采春茶前还要去祭祀。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以前“元宝茶”就已行销各国和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清代,元宝茶是向皇帝进的“贡茶”,当地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向皇帝上贡茶叶的茶树。据传说,元宝茶是三国时期孔明率军南征时从内地带到易武种植的,所以,当地百姓称孔明为茶祖,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举行“茶祖会”,纪念孔明。现今曼龙乡落水洞村后山上,还有一棵茶树王,树高11.7米,直径45厘米,属栽培型大叶白毫茶。据说当地茶农在每年采春茶前还要去祭祀。

2、元宝汤是什么,你喝过吗

中国是一个美食的王国,在各个地区都有非常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当然也因为不同地区的口味改变了一些,正所谓东酸西辣南甜北咸,想要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是要相当时间的,你有没有听说过元宝汤?本期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元宝汤。

初五,吴俗为路头神诞辰日。据说路头神本为行神,而俗误为“财神”。以讹传讹,共同庆祝,一样快乐。此日凌晨,各家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争先迎之,称“接路头”,并食自制之元宝糕汤,谓之“元宝汤”,亦好彩也。亦有人家在供桌上同时陈列算盘、银锭、天平诸物、旁置小刀,上撮食盐,为“现到手”之吴语谐音,以寓现钱到手,财运亨通。亦有人家初四夜半妤抢接财神,《吴歙》云:“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是馄饨,也叫“元宝汤”。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一般元宝汤的馅儿有两种:一是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一种是以羊肉、白菜为馅。

“伏以冬至天长,阳气始生,此乃乾坤之德昊天之恩,缔造万物肇建人寰,天德昭昭神恩浩荡……”,在海淀区苏州街29号的乐家晏食府四合院内,北京民俗学专家常人春宣读祭文,随后又进行撤供散福、焚表送神等老北京冬至祭天礼仪的程序,到场的人们都喝了元宝汤(馄饨)。民俗专家称,此项祭天礼仪在北京已销声匿迹50多年。

3、梦见元宝是什么预兆

元宝,是表示金钱,最早是在元朝具体使用这种表达,意为元朝之宝。其实最开始元宝是由金银铸造,而且相比于其他碎银大,所以后面称为金银元宝。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不过我们在梦中有时也会梦见元宝,那梦见元宝是什么预兆呢?就让我们跟着周公解梦一起来了解吧!

梦见元宝的梦境解析

梦见元宝,预示梦者财运不错,近期可能会有一笔丰厚的收入,可能是工作上的奖励,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梦见元宝,预示近期交际运不佳,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与朋友起争执,遇事冷静可化解。

不同的人梦见元宝的梦境解析

出行的人梦见元宝,建议秋冬之间可外出。

做生意的人梦见元宝,代表一切顺利得财利,勿轻信人言,小心设计。

本命年的人梦见元宝,意味着大致顺利,在安定中慎防意外,过刚遭受失败。

恋爱中的人梦见元宝,说明应该打开僵局,各自反省,有好结果。

怀孕的人梦见元宝,预示生男,夏月生女,防动胎气。

梦见元宝的相关梦境解析

梦见金银财宝,表示能坐拥富贵生活。

梦见金银制成的锅子器具,表示大吉。

梦见金银器物及其它饰品变色,变得毫无价值,是警告您的前途将有非同小可的灾难发生。

梦到银子丢了,预示会失去朋友。

梦见元宝的心理学解析

元宝在我们心理学认知中,可能代表着财富、知识、收获等意思。所以梦者梦见元宝,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在追求一些东西,并且时时刻刻在为之努力,所以日思夜想,然后在梦中将这些东西比作了元宝。也可能只是潜意识中的意识,在梦境中展现,又称为梦境再现记忆。

原版周公解梦分析梦见元宝

金银宝者主富贵。《周公解梦》

金银珠玉大吉利。《周公解梦》

金银杯皿有贵孕。《周公解梦》

玉积如山大富贵。《周公解梦》

梦见元宝的吉凶

勤苦竟成之吉兆无疑,勤勉上进,坚志如铁,个性顽刚,不肯屈服,具有深厚实力之才华,凭以创造锦绣而辉煌之前程,博得功成名就,并得到很大伸展,但唯憾的是与人不大融洽。 【中吉】

梦见元宝的宜忌

「宜」宜亲吻,宜彩排,宜订机票。

「忌」忌熬夜,忌公开老照片,忌健身。

4、莆田南日岛的特色年俗

地理位置独特的莆田南日岛,是福建省第三大岛,与著名的湄洲岛并称姐妹岛,岛上不仅盛产名优水产,还拥有丰富的花岗岩储量,同时当地的风土民情也值得一观。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莆田南日岛的特色年俗。

南日岛的除夕少不了放鞭炮。当天子时起,家家灯火辉煌,鞭炮声此起彼伏,各家各户准备好祭品。祭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线面、“龟”、“团”、鸡、鸭、鱼鲜,还有“隔年饭”,摆满供桌,烛火高烧,香烟缭绕。还要摆上“红团”寓意天圆地方。

除夕辞年,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烧“贡银”、“天金”。传说家家“辞年”,天地吃不下,只收走“贡银”,所以祭毕茶酒要“喷银”(倒在烧“贡银”的灰上)。南日岛方言叫“上供天地”。燃放爆竹后,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完毕,再次燃放爆竹,表示辞年结束。

除夕中午,家家户户都煮“隔年粉”(俗称“擦粉”),一种把地瓜粉、线面、瘦肉、虾仁、海蛎、香菇、豆腐、青菜汤等拌在一起煮的杂食,意思是旧的一年过去了,辞去过去汤汤水水的不如意的生活。煮熟后,主妇要先盛一碗放在灶台,留到傍晚祭祀祖宗用,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分享。

夕阳西下就要准备祭祖,各家各户屋檐下挂上一对大红灯笼,上书主人的姓氏,厅堂里灯火通明,全家人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家家户户的堂厅中央摆上一张系着金钱绣花桌裙的供桌,摆上五果、六斋,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燃放爆竹后,由家庭主妇拈香,祭祀祖先,祈愿全家平安幸福。然后在供桌前烧“纸钱”,并再次燃放爆竹,表示祭祖结束。

此时,夜幕降临,全家男女将祭品匆匆收起,把八仙桌转个90度,四个桌子的角落各放一个红团(寓意团圆)、一堆炒花生(添丁),同时点上四根蜡烛(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接着燃放鞭炮,关上大厅的门,并紧紧地锁好,防止外人进来(围炉期间忌外人进来)。家中年长者坐北朝南,其他人分别坐在四周同桌食酒菜。

南日岛人围炉时,餐桌上的菜,也有规矩。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家庭主妇先上一块生豆腐,每个人吃一小块(做岁吃生豆腐,越吃越富有)。盘菜中,一定要有鱼(谐音“年年有余”)、虾(谐音“和”,意即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蟹(要选十只脚齐全,寓十全十美之意)、海蛎(谐音“在”,寓意来年家人都会健在),其他的菜则看各家喜好和经济情况而定。

等到全家人酒足饭饱后,家长再一次燃放鞭炮,打开大厅的大门。这时亲朋好友可以互相串门贺岁。各家各户燃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在空中灿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把夜空装点得婀娜多姿。

南日岛人过年,还有守岁的风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做“平平安安”。全家在一起聊天,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之夜,南日岛每家每户都要把每个房间的电灯打开,亮灯到天明。据说是不让老鼠回娘家,破坏鼠辈们的好心情,影响它们的发育和生育,减少对农户的危害,来年庄稼一定会大丰收。

午夜零时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燃放烟花,除旧迎新,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5、东北传统年俗 春节贴零碎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家庭普遍要在家中张贴“福”字、春联等,一边起到装饰作用,一边也是新年讨个吉利。而在我国东北一些地区,贴过春联还要贴“零碎”,那么什么叫“零碎”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东北传统年俗:春节贴零碎。

所谓“零碎”,是相对于对联、楹联而言的。在东北一些地区,年节之际家家要在大门上、窗框上贴上大红的对联和楹联,这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写对联、楹联时裁剩下的边角下料,则要写上一些相对不太工整的词儿,贴在家中不起眼的角落里,这便是“零碎”。

过去农村过年写对联,通常要找村里喝过墨水的“文化人”。“文化人”在桌子上铺好了纸,沏好了茶,卷起袖子,把一本泛黄的《农家历》前翻后瞅、左斟右酌,选好了对子,再用毛笔有模有样地抄写上去。

而写“零碎”就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了,村里但凡粗通文墨的人甚至是刚刚背上书包的孩子都可以抄笔,因为“零碎”写的那些词早已储存在乡下人的脑海里,根本无须构思,提笔就来。

于是,一块块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零碎”像从天散落的爆竹碎片,袅袅亭亭,飞遍了农家院的角角落落:灶台上贴的“零碎”是“四季菜鲜”;院子中贴的“零碎”是“满院春光”;鸭舍鸡埘贴的“零碎”是“鸡鸭成群”;羊圈牛棚贴的“零碎”是“六畜兴旺”;牲口槽头贴的“零碎”是“槽头兴旺”。

井台上贴的“零碎”是“清泉长流”;粮囤上贴的“零碎”是“五谷丰登”;门神像旁贴的“零碎”是“开门大吉”;门框旁贴的“零碎”是“抬头见喜”;马车上贴的“零碎”是“出入平安”;厕所里贴的“零碎”是“如厕如意”,各有说道,不一而足。

这些“零碎”有的是善意的提醒,有的是虔诚的企盼,有的是美好的憧憬,有的是真诚的祝愿,反映了乡下人对舒展畅顺、幸福生活的期冀和祈盼。“零碎”写的都是乡下人的心里话、大实话,比起文绉绉的对联和倒贴的大红“福”字来,显得更加翔实而亲切,因此不少家庭过年除了贴对联、年画,也要贴“零碎”。

“零碎”中的“大哥大”当是贴在墙上的“春条”——报春的条幅。“春条”通常是长长的一幅竖条,长度虽与对联一致,但比对联要窄得多。上面通常会写一些乡下人最爱听、最想说的话儿,如“宜入新春喜气发,全家老少乐开花;去年挣了三万五,今年挣它八万八”。通篇是大白话、大实话,却透着追求和希望。

当然,也有个别人利用“春条”调笑、捉弄于人。曾有位老者嫌一个后生家穷,遂搅黄了女儿和后生的婚事。春节前,老者请这位后生写“春条”,后生把心窝里一肚子火都撒在“春条”上:“金鸡满架,一个蛋不下,憋得满院乱咯嗒;肥猪满圈,全都完蛋,剩下一头还得送庙里还愿!”老者大为丢脸,一时传为笑谈。

6、猜你喜欢: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