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以价格波动为契机,校正猪肉供需机制弊端

时间:2022-05-24 16:46:36编辑:佚名

以价格波动为契机,校正猪肉供需机制弊端

  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双重发力,保证了这场猪肉价格保护战的走向。这是一场胜利在望的战役。

  最近一段光阴,猪肉价格上涨成为许多人谈论的话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今年4月-7月,猪肉价格分辞同比上涨18.2%、14.4%、21.1%、27.0%。猪肉价格会不会潞傍上涨,猪肉价格何时能降下来,民众关切、政府关切、市场也在关切。

  要归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这一轮超强猪周期的成因有哪些。

  正常的猪周期,以猪肉价格和与玉米等饲料的价格联动机制为主导。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添,猪肉供应就会相应减少。猪肉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升,又会鼓动更多的养殖户投入生产,进而平抑猪肉价格。因此,正常的猪周期是市场自发秩序可以调节的。

  但此轮超强猪周期属于例外。自去年8月浮现国内首席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养猪收入预期开始变得不断定,加之为防御疫情扩散采取的种种措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出栏量双双锐减。这是导致今年以来猪肉供应偏紧的主要缘故。在猪肉价格浮现两位数的涨幅之后,又浮现了惜售谋取更高利润的现象,进一步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可以说,这轮超强猪周期是正常市场机制被意外破坏的结果。猪肉价格上涨,是市场供需关系暂时失灵的具体表现。

  既然是市场失灵,政府就有必要出手。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暂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作出了部署。

  地方政府也随之加码了相关鼓动政策。像四川、广东等供应大省,将指标任务下达到了各地级市。对于惜售囤积行为,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发补助、增存储保障等猪肉供应、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政策。养殖户的养猪踊跃性已经归升。

  政府出手的同时,市场也开始发挥调节作用。目前,全国25个省区的猪瘟疫区已经所有解除封锁。造成此轮超强猪周期的首要因素已基本不重存在。养猪断定性的恢重和猪肉价格的高企,将鼓动更多的养殖户扩大生产,并进一步压缩上游、寒库惜售囤货的利润空间。

  可以预期,即使受时滞因素影响,短期内猪肉价格依然不能平抑下来,但已经维持不了太长光阴。按照普通周期,3-6个月就将归落。

  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双重发力,保证了这场猪肉价格保护战的走向。这是一场胜利在望的战役。虽然如此,对于这轮超强猪周期,仍有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值得吸收。

  譬如,对于非洲猪瘟的防疫,力度还不够,省市区域联防的机制还远远不够尽善。要是能够将疫情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这轮超强猪周期兴许就不会浮现。又如,生猪养殖规模化、企业化的水平还很低,这导致分散的养殖生产能力不足以对付市场浮现意外。

  实际上,规模化、企业化生产并不缺乏资本支持。但一些资本不是投放在扩大生产上,而是通过猪肉价格的波动找求短期利益,这是把钱用错了地方。要强化生猪养殖的抗击打能力,强化资本监管,通过政策搀扶把资本引导到该投放的地方,势在必行。

  对付超强猪周期,不能停留在只打一场“战役”,停留在一次胜利上。更好的态度,是以这轮价格波动为契机,改进猪肉供需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猪肉价格不仅关系着民众的餐桌供应,还关系着CPI指数和宏观调控的空间宽窄。像7月份的猪肉价格,就带动CPI上涨了0.59个百分点。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猪肉类如于美国的汽油,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

  因此,无论从民生出发还是从宏观调控大局出发,校正猪肉机制运行中的深层弊端,其必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打赢这场猪肉价格战。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