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11 01:11:45编辑:佚名

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而且它有悠久的养殖历史,鹅根据性能不同也有不同的养殖价值,肉鹅就是一种主要以产肉为主的品种,也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如何养殖肉鹅

1、肉鹅棚设置:
一般选择在水源、山塘、河沟等附近的坡地建棚,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平方米饲养2~4只育成肉鹅。也可与种果、养鱼相配套大规模饲养。建棚的好处是减少肉鹅的活动,降低能量损耗,从而提高其饲料报酬。
2、营养要求:
这一阶段的肉鹅生长迅速,食欲旺盛,能利用大量粗饲料,所以配合饲料主要成分要逐渐过渡到粗蛋白质14%~16%,代谢能12.13兆焦/公斤,钙0.9%,磷0.6%,赖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泛酸12.6毫克/公斤。
3、育肥方式:
草浆养殖肉鹅。将采集到的各种青饲料如红薯藤、水葫芦、水浮莲、槐叶、杂草等混合打浆,再用配合粉料搅拌,每天饲喂6餐,最后1餐在晚上10时。选用的青饲料要避免有毒植物如高粱苗、夹竹桃叶、苦楝树叶等。
干拌配合粉料饲喂法。青饲料如蕉茎叶、萝卜樱、鲜象草、胡萝卜、南瓜、南瓜蔓藤等,将其剁碎,拌上配合粉料,一天饲喂6餐,晚上还要喂一餐。
颗粒饲料青饲料饲喂法。颗粒饲料置于料桶中,任由肉鹅采食,再将青饲料置于木架、板台、盆子或水面上,让肉鹅自由采食。一般每只每天要饲喂2~4公斤。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大量适口青饲料的养殖户,如蔬菜产区的大量老叶和大量副产品如萝卜樱,以及利用冬闲田或山坡地种植的青饲料如黑草、象草等。
草粉全价颗粒饲料喂法。将草粉(苜蓿、松针、刺槐叶、花生藤等晒干或烘干,制成青绿色粉末)跟豆饼、玉米等配制成全价颗粒饲料。可用料盘一日分4餐饲喂,也可用自动料槽或料桶终日饲喂,另外保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灵活放牧如附近有草地,有收割后的田野或水中有大量的水草,就可以就近放牧。
注意防病在养殖肉鹅阶段的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疾患。可大量应用生物兽药饲料,如促菌生、益生素、EM菌、酵母菌、乳酸菌等,使肉鹅的肠道消化良好,还对多种病原引起的腹泻、肠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另外,有意识地应用一些既是饲料又是中草药的植物和杂交酸模、马齿苋、大蒜、番桃叶、山姜等。

二、肉鹅养殖技术

1、肉鹅进雏前的准备
一要对育雏舍和运动场地进行检修、清扫,准备好保温设备及舍内围栏。育雏舍可用现成房屋或建设低成本的草棚舍,要求保温、卫生、干燥、通风良好,运动场地较为平坦。
二对舍内外场地和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先用生石灰水刷洗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5毫升和高锰酸钾7.5克),24小时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备用。
三将舍内温度稳定在28℃~30℃,并在每个1.5平方米的围栏内铺好垫草。
2、育雏
一潮口。雏肉鹅到场后,放入围栏内,每个围栏平均放养40只。每个围栏内放置两个料盘和一个饮水器。雏肉鹅开食前要先饮水,称为潮口。雏肉鹅出壳24小时后既可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潮口,对个别不会饮水的雏肉鹅可将其头部按进饮水器中沁一下。以后要让其饮用含有5%多维葡萄糖(电解多维更好)和环丙沙星的温开水,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防治肠道疾病。
二开食。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以用肉肉鹅专用料或肉子鸡料。1~5日龄料草比为1∶1,6~10日龄为1∶2至1∶3,11~25日龄为1∶4至1∶8,26~30日龄为1∶9至1∶12。1~3日龄可日喂5~6次,4~10日龄日喂7~8次,11~30日龄日喂5~6次,包括15日龄前每天喂2次夜食,15日龄后每天喂1次夜食,每次喂量以雏肉鹅八成饱为宜。
三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21日龄时把温度降到20℃,以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节到自然温度,称为脱温。夜间应由值班人员定时驱赶,防止雏肉鹅挤压、闷死。(附:以小肉鹅背高处的温度为准。)
四湿度。雏肉鹅舍内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应保持清洁干燥,垫草应勤更换、晾晒。
五饲养密度。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1~7日龄15~20只,8~14日龄10~15只,15~21日龄10只,22~30日龄6只。条件好的可以适当加大饲养密度。
六通风。适当开窗通气,保持肉鹅舍内空气新鲜。以人进入舍内不感觉闷气,不刺激眼、鼻为宜,但应避免贼风入侵,并保持舍内温度适宜。
七光照。一般每天的光照保持16~18小时为宜。每舍安装一个25瓦的灯泡,以雏肉鹅能正常采食为准,以利于其夜间补饲,并防止挤堆,便于管理。
八放水与放牧。雏肉鹅10日龄后,如果气温适宜,可以开始放牧。每天放牧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每次放牧时间要控制在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应停止放牧。雏肉鹅15日龄前后可开始放水,每次放水时间约15分钟,以后可适当延长,但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九卫生与消毒。应勤打扫肉鹅舍内外卫生,饮水器和料盘应每天清洗,每周将肉鹅舍内外消毒1次。
3、育成肉鹅的饲养管理
雏肉鹅养到1月龄左右即进入育成肉鹅阶段。这时候肉鹅的消化器官发育逐渐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应以放牧为主。肉鹅每200~300羽为一群,轮换放牧。以每天9时左右开始放牧为宜,上午2~3个小时,下午3~4个小时。夏季天气炎热,中午应停止放牧。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安排放水时间。
育成肉鹅食欲旺盛,生长发育快,如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饲青草、菜叶或混合精料。精料配方:玉米47%,麦麸15%,草粉或稻糠20%,鱼粉10%,骨粉1%,贝壳粉2%,酵母粉4%,食盐1%。补喂时间可选中午或晚上。75日龄以后,肉鹅长到4公斤即可择机出售。

三、肉鹅疾病防治

1、小鹅瘟
小鹅瘟是雏鹅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种病型,主要发病期为出壳后3天到1月龄内。最急性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雏鹅,表现为不明原因死亡;急性多发于1-2周龄的雏鹅,病鹅多精神萎顿、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1-2天后死亡;亚急性发生于2周龄以上雏鹅,有精神差、厌食、下痢水便等现象,部分病鹅会自愈。
小鹅瘟是传染性疾病,且死亡率高,因此需要做好防治措施。首先,种鹅产蛋前1个月,需要用2次小鹅瘟疫苗,使雏鹅有免疫抗体;如种鹅未注射疫苗,则对刚出壳的雏鹅注射弱毒苗。其次,一旦鹅群有染病现象,要进行隔离,使用义合康泰与箭沙速宁兑水进行治疗。同时,要对同群鹅用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鹅流感
鹅流感又称鹅流行性感冒,主要发生于雏鹅。发病原因为气温突变而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小鹅受寒。病鹅多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流鼻涕等,由于小鹅的抗病力差,如不及时治疗将会死亡。
在季节交替时节,做好饲养管理,对1月内的雏鹅注意保暖。该病多发地要提前做好药物预防措施,对病鹅及时隔离治疗。
3、鹅 虱
鹅虱主要是鹅的羽毛内藏有寄生虫,吸收鹅的血液、皮屑等,造成鹅体发痒,躁动不安,影响生长发育,且母鹅的产蛋率下降。
首先,要保持鹅舍卫生清洁,勤换垫草,定期对鹅舍喷洒消毒液消毒。其次,如发现鹅虱,可用0.5%敌百虫粉剂喷洒羽毛和鹅舍。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目前肉鹅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肉鹅的养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