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皂荚子(皂荚子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3-04-29 18:31:22编辑:佚名

皂荚子(皂荚子的功效与作用)

皂荚子的功效与作用,皂荚子是什么,皂荚子的功效

皂荚子

  别名:皂角子、皂子、皂儿、皂角核。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种子。

形态特征: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cm,宽0.7-0.8cm,厚约0.7c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的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型鲜黄色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坚实、无杂质、无虫蛀者为佳。

皂荚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炮制:取净皂荚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呈深褐色,微带焦斑,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皂荚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润肠通便,祛风散热,化痰散结。

主治:用于大便燥结,肠风下血,痢疾里急后重,痰喘肿满,疝气疼痛,瘰疬,肿毒,疮癣。

皂荚子的配伍

1、治肠风下血:皂荚子、槐实各30g。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圣惠方》神效散)

2、治痢疾里急后重:枳壳、皂荚子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普济方》)

3、治一切疔肿: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要方》)

皂荚子的禁忌

孕妇及体虚者禁服。

《广东中药志》:孕妇及体弱、气虚阴亏者禁用。

皂荚子的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疏导五脏风热壅。

2、《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