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蚬子是怎么繁殖的(蚬子是如何繁殖的)

时间:2022-11-11 06:44:39编辑:佚名

蚬子是怎么繁殖的(蚬子是如何繁殖的)

蚬子是蚬的俗称,有黄蚬子、花蚬子、白蚬子几种,可食用,亦为鱼类、禽类的饵料,并可做为农田肥料。那你知道蚬子是怎么繁殖的吗?

一、蚬子是怎么繁殖的

蚬子是通过体外受精、产卵进行繁殖的。蚬子是雌雄异体,18个月左右性成熟,繁殖季节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一个繁殖季节可产卵3批至4批,在繁殖季节,亲贝将精、卵排放在海水中,在海水中受精孵化。

二、蚬子相关介绍

1.生活环境

河蚬生活在底质为砂、砂泥或泥砂的江河、湖泊、池沼、沟渠中,以通海江河的咸淡水交汇处分布密度较大;营穴居生活,穴居深度2-5cm。

2.生长温度

温低于5摄氏度时,停止摄食;高于32摄氏度时,可能死亡;适宜生长水温为9~32摄氏度。

3.摄食

河蚬杂食性,摄食底栖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等,以鳃过滤的方式取食。

三、蚬子的种类

1.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

2.花蚬子

花蛤是市场上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3.白蚬子

白蚬子是东港地区黄海滩涂上盛产的贝类,因壳较其它蚬子相比都白而得名,个头和板栗的大小不相上下。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