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访华后,她沉默了十多天......一张嘴就得罪了美国

时间:2023-04-21 08:18:02编辑:未知

访华后,她沉默了十多天......一张嘴就得罪了美国

沉默了10多天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终于不再躲闪了。

四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同访华。结束行程后,马克龙显然有些意犹未尽,先是在返回法国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随后发布了自己的“旅行vlog”。

反观冯德莱恩女士,自4月6日后,原本频频更新推特的她,意外地沉默了差不多10天,如“断网般”异常安静。

4月16日,冯德莱恩女士借乌克兰话题打破了沉默。两天后,外界期待的对华评论也终于来了。

当地时间4月18日,冯德莱恩发布了她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的演讲视频,并配发了两段文字。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演讲

视频中,冯德莱恩先从访华行程说起,称自己“很幸运地”在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到访了北京。她称赞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并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人民的尊重和敬佩:几世纪以来,中国人为塑造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过去45年,中国人让他们的国家经济旧貌换新颜,令8亿多人口脱贫。

For centuries they have helped to shape world civilization. And in the last decades, they have really transformed the economy of their country, lifting more than 8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in the last 45 years.

“我们永远不应忽视中国向现代经济强国、全球主要参与者和许多尖端技术的领导者转变的重要性……”冯德莱恩同时表示,中国如今的国际和经济地位涉及欧洲利益,也使得欧洲必须谨慎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在我看来,这也表明,对欧洲来说,(与华)脱钩显然是不可行的、不可取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 (decoupling is clearly not viable, desirable or even practical)”,她说。

她强调欧盟需开创出“自己独特的欧洲方式”来与中国打交道。“我认为,我们能够并且必须打造我们独特的欧洲方针,这一方针也要为我们与其他伙伴合作留出空间。”

"I believe we can, and we must, carve out our own distinct European approach that also leaves space for us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partners, too..."

冯德莱恩访华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还是说她只是在其渲染的“中国威胁论”外,裹上了一层“糖衣”?

冯德莱恩重申,她一直认为欧洲对华战略核心并非“脱钩断链”,而是“脱险”,即“经济去风险化”。

来华访问后,冯德莱恩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而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冯德莱恩嘴上说“心生敬意”,而实际上通过演讲渲染的却是“威意”。

与马克龙所希望的“避免卷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不同,冯德莱恩不敢谴责干预别国内政、搅乱地区稳定的美国,却把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祖国完全统一而做出的努力视为是一种威胁。

冯德莱恩在推特上强调:中国正在减少对世界依赖,但同时增加了世界对自己的依赖。


冯德莱恩发推

她随后自相矛盾地说道:“我们有很多紧密的联系,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我们每天的贸易额约为23亿欧元。我们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贸易仍然是互惠互利的。”

沉默了10多天后发出这样的表态,中国日报欧盟分社社长陈卫华希望冯德莱恩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究竟将欧盟拖入泥潭的是谁。


中国日报欧盟分社社长陈卫华发推

中国希望在5G市场上依赖欧盟。你能帮助它消除那些毫无意义的国家安全担忧吗?中国想要依赖欧盟的ASML设备,你会帮助抵制美国对欧盟的胁迫吗?美国正在大肆霸凌欧盟的企业,而你却什么都不说。


陈卫华发推

事实是通用在华销售更多汽车,中国是大众汽车的首要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欢迎外国投资者;中国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中国追求合作共赢。中国没有入侵伊拉克或阿富汗,也没有轰炸利比亚。但美国、北约这样干了。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冯德莱恩如此清晰地选边站,却依旧无法让美国媒体满意。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CNBC)报道称,欧盟对中国的分歧态度可能即将结束,而美国不太可能对此感到高兴。

文章称, 冯德莱恩强调“脱险”而不是“脱钩”,说“脱钩”不可行、不可取,甚至是不切实际。 CNBC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美国希 望欧洲不要顾及自身利益 ,与北京彻底“脱钩”

延伸阅读:

德媒:冯德莱恩访华大部分时间自己待着 坐民航离开

4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回国。马克龙这趟可谓收获满满。政治上,中法领导人在北京和广州举行了两次会见,中法联合声明达成51项共识。经济上,中方的160架空客飞机订单价值200亿美元,而法方的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造价也高达210多亿元人民币,两国有买有卖,生意做得红火。

7日晚,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法语、英语三种语言赞美了法中友谊。8日凌晨,马克龙再次用中法双语发文,表达了对广州的感谢。



马克龙发推

相比马克龙访华受到的热烈欢迎,跟他同期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待遇就差多了。冯德莱恩并没有坐上马克龙的专机,而是当天深夜,才乘坐红眼民航抵达北京,跟法国议员安托万·贾梅同机,两人还在机场合影。



冯德莱恩与法国议员安托万·贾梅机场合影

在访华期间,马克龙行程满满,而冯德莱恩只有三场公开活动,具体来说是习近平同马克龙、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以及习近平会见冯德莱恩、李强会见冯德莱恩两场双边会晤,之后再无公开行程。德国媒体称,访华期间,冯德莱恩大部分时间自己待着。离开中国时,也是坐了民航离开。



冯德莱恩坐民航离开中国

马克龙为何要带冯德莱恩“蹭访”

马克龙与冯德莱恩这次访华的不同之处,从中方一开始的发布就能看出来,外交部发布访问信息的原文分别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和“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因此有观察认为,马克龙是受中方邀请访华的,冯德莱恩则更像是借马克龙访华之行“蹭访”来了。



马克龙与冯德莱恩

那么,马克龙为何要带上冯德莱恩呢?原因有三。

首先,马克龙希望自己能够有别于去年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希望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欧盟的利益。去年11月朔尔茨访华的时候,马克龙就曾表态希望一起访华,最后未果。如今自己访华了,他自然希望带上个欧盟的官员一起访华,毕竟欧盟体量比法国大多了。

其次,欧盟国家有个特点,就是跟中国谈友好谈合作的时候,希望以国家名义来谈,而跟中国谈分歧谈竞争的时候,希望让欧盟层面出面来谈。马克龙自然不能免俗,带上冯德莱恩后,自己来扮“红脸”谈生意谈合作,至于不好谈的事情,就让冯德莱恩扮“白脸”来谈。



美国总统拜登

重要的是,马克龙希望以此让美国“安心”。冯德莱恩虽然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但她的家里除了她自己,全部都是美国国籍。从其所言所行来看,很大程度上更像是在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甚至被指为了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策略,不惜损害欧盟自己的利益。也正因如此,她还被一些媒体称为“欧洲的美国总统”,美国的欧洲“监军”。

马克龙在访华前特意跟拜登通了电话,又让冯德莱恩“监军”同行,就是要尽量安抚美国。这是为了法国的利益,也是为了马克龙自身的政治安全。毕竟美国是“颜色革命”的老手,搞起颠覆来,盟友一样整,最近以色列就指责美国在国内搞事情。而法国国内目前正因为养老金改革抗议不断,马克龙需要避免拜登“趁火打劫”,赶他下台。

不过,马克龙也知道中国对冯德莱恩不大感冒,因此没让她跟自己同机,让她搭民航,这样也让中方能够更方便地区别接待两人。要不然马克龙专机这么大,巩俐夫妇都能带上,还差冯德莱恩一个位置?

中方接待冯德莱恩:符合外交礼仪 契合她自己的作为

中国愿意让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同期访华是一次特殊的安排,既给了马克龙面子,同时尊重欧方“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战略诉求,更是对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支持。在冯德莱恩抵华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表示,期待“欧方展现战略自主和政治智慧”。

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组织,其主要机构有: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等。其中欧洲理事会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决定欧盟总体方针,遵循全体一致的决策原则。而欧盟理事会是是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由成员国政府部长根据讨论议题出席不同会议。欧盟委员会则为欧盟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欧洲议会是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

目前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类似“欧盟总统”角色。欧盟委员会设有28个委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类似“欧盟总理”的角色。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分别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见面,符合外交礼仪。

至于西方媒体炒作的所谓“冷遇”,那就要看看冯德莱恩自己的言行了。在访华前,冯德莱恩公开表示欧盟对华关系“越来越疏远”,还呼吁“重新平衡”欧中关系,宣称要摆脱对“特定国家”的原料和供应链的依赖,尽管冯德莱恩也提到“对华脱钩”不是选项,但此次对华讲话总体称不上友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在华期间,冯德莱恩与中国领导人谈了什么,可以从中方发布稿看出来。笔者注意到,习近平会见冯德莱恩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谁要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谁要是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退让,那是痴心妄想,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在习近平会见马克龙时,中方发布稿根本没有提及台湾问题。合理推测,冯德莱恩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了某些不合适的表态。

在欧洲战略自主问题上,习近平会见马克龙时,马克龙表示,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法国不会选边站队。而习近平会见冯德莱恩时,习近平表示“中国同任何国家发展双边关系都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中欧双方要正视差异,管控分歧,相互尊重。”中方发布稿并未有冯德莱恩在欧洲战略自主上的任何表态,可见冯德莱恩回避了这个问题。

会谈结果不同,自然就有中法领导人在广州非正式会晤这种罕见的短期“二次会晤”安排,也有冯德莱恩之后基本在中国成为“透明人”的情况。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方面6日宣布,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在下周访问中国,成为近期又一位访问中国的欧盟重要官员。加上去年11月,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就应邀访华。欧盟最重要“三驾马车”半年内全部访华,可见中国在欧洲外交中的重要性。至于中方将如何接待博雷利,就看其自身的言行了,“听其言、观其行”,可以慢慢看。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