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国际大老板们在中国的走动一刻也不停歇”

时间:2023-06-07 15:40:03编辑:未知

“国际大老板们在中国的走动一刻也不停歇”

参考消息网6月7日报道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6月5日报道,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关情况。在吹风会上,商务部官员表示,将持续扩大市场准入,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周强表示,建设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市场,必将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优环境和更大的舞台。商务部将按照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周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积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6月3日报道称,国际大老板与中国恢复联系。

报道称,大老板们在中国的走动一刻也不停歇。自2月以来,每周都有大型海外企业高管访华,与他们这三四年未见的市场和团队重新接触。

报道接着说,过去一周也不例外,埃隆·马斯克造访北京和上海。这位特斯拉老板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象征。


马斯克 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美联

首先,他是美国人。其次,他代表着两个经济强国之间竞争激烈的几个经济领域:电池、电动汽车和征服太空。正是在上海,这位美国企业高管为特斯拉建立了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他的野心并没有就此停止。4月,特斯拉宣布签署在上海建厂的合同,生产储能电池。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今年3月就去了中国,参加了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最近,摩根大通银行、辉瑞制药和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的高管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法国人也没有落后。奢侈品巨头很早就恢复了与这个占该行业三分之一收入的市场的联系。在工业领域,在中国经营许久的企业的负责人,比如施耐德电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让-帕斯卡尔·特里夸尔和圣戈班公司首席执行官伯努瓦·巴赞,也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新接触。4月陪同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代表团中,有许多法国前40大上市公司的高管。

报道进一步说,就目前而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其在许多领域无可匹敌的供应链是很难绕过的。北京的技术雄心和长期构想将在未来几年帮助中国保持其比较优势。

报道认为,试图“弱化”在华经营活动的想法正面临着现实的考验。正如麦肯锡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倪以理所言:“‘下一个中国’是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4日的报道称,阿斯利康制药公司无视地缘政治,押注中国。

报道称,阿斯利康制药公司首席执行官帕斯卡尔·索里奥最近去了一趟中国,现已回国。他对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他的公司将在中国发现的药物输出到全世界的潜力感到兴奋。


阿斯利康无锡公司

虽然七国集团警告说,中国可能进行“经济胁迫”,而且美国正在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中国投资进行严格审查,但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仍集中精力利用其是中国最大外国制药公司(就销售额而言)这一地位。

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认为,机会不仅在于中国市场,也在于中国科学家。该公司新任董事会主席米歇尔·德马雷说:“他们真的有能力进行创新,还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进来。有许多初创企业,我们也参与其中。”

报道称,由于担忧政治风险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外国制药公司往往认为在中国进行合作比收购更安全。但索里奥4月份曾说过,关于收购中国企业,该公司“没有限制”。

除了北京、上海和生物科技中心苏州,该公司还与其他地方政府建立了联系。

延伸阅读

中美在香会唇枪舌剑 美国高官为何“跑步”访华

直新闻:陈先生,中美两国防长在新加坡“香会”上唇枪舌剑,但美国国务院和国安会高官却赶赴北京访问,你怎么看这种态势?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美防长在新加坡“香会”唇枪舌剑,中方也拒绝了美国提出的两国防长会晤请求,但我们看到,两国防长还是同桌就餐,同框出镜,并握手致意,意味着中美关系还是有转圜的余地。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国防长在针锋相对中,还是碰出了一些共识,中国防长李尚福说,如果中美发生激烈冲突对抗,那将是世界的“不可承受之痛”。



中美防长握手

美国防长奥斯汀回应台海问题时,说台海一旦爆发冲突将是“毁灭性的”,并再次发出恢复实体会晤的请求。这说明中美都有恢复关系的意愿,美国可能更迫切一些。于是就出现了美国国务院和国安会高官“跑步访华”的现象,讨论双边关系的“关键问题”。这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我的判断是台湾问题。中美两军停止高层交流,中美关系进入冷冻状态,都是因为美国在“以台制华”上走得太远了,危害到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而中方一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干预。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到底,不畏惧任何对手。

从去年中国防长在“香会”的表态,到今年中国防长在“香会”的论述,都让美国知道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国安会的高官,便联袂到北京访问了,估计是就美国的对台政策与中国商量,以避免“误判”。海外媒体还报道说,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5月秘密访华,与中国官员就美中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可以预见,中美关系要是像拜登所说的“解冻”,中美防长今后要是能进行实体会晤,那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必须拿出令中国信服的行动来。中方要求美方不能一方面要求沟通,一方面对华打压遏制,就包括美国频繁加大对台军售,升级与台当局的官方来往,联手日本、菲律宾等国增加台海紧张。美国负责外交和安全的官员到北京访问,如果能拿出缓解台海紧张的具体方案,中美关系有可能缓和,中美高层往来交流有可能恢复。如果仍像过去一样光说不练,那么中美关系也不会解冻。今后我们观察中美关系是否转寰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看中美两军高层交流能否恢复。



中国商务部长会见马斯克

直新闻:中美多层次交流最近似乎活跃起来了,美国知名企业家云集中国访问,而中国商务部长、驻美大使都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会晤,中美关系会不会先从经济上破局?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美关系走到现在这种状态,主要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抢夺全世界资源,不惜以冷战思维重构世界格局,要把世界分裂成两个体系,两个市场。

美国所采取的战略行动分为两步走,一是通过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打破俄罗斯与欧洲的经贸和市场联系,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二是把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进行经贸、科技和军事上的全面打压,打造针对中国的“小院高墙”,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和安全领域的中心和垄断地位。

从特朗普的对华加征关税,到拜登的对华“脱钩断链”,打“台湾牌”,限制对华芯片和技术出口,现在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亚太区域了,要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有一个大致的判断,2027年和2028年是中美两国经济是否发生地位变化的关键年份。要是中国超越美国,那美国的霸权地位就要滑落了,世界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拜登政府在经济上与中国的“脱钩断链”,现在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欧洲不太愿意跟进,其他地区的国家不想选边站,于是美国抛出略显温和的“去风险”,但这仍是“去中国化”,把中国当作“风险”。

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泛安全化”“泛政治化”的经济策略,已经伤及到美国经济和美国企业,比如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在访华时公开反对美国与中国的经济“脱钩”。或将近期访华的英伟达总裁黄仁勋说,中国市场是唯一的,其他市场没法替代,美国企业要放弃中国市场,自身产能起码会下降三分之一。

刚刚惊险过关的美国债务违约危机,也让世界看到美国经济的风险所在,美元的地位和信誉受到质疑,“去美元化”成为很多国家“避险”的策略。可以这样说,美国对中国进行经贸和科技打压,但自家却着火了,怎么办呢?那就和中国加强交流,看能否尽快灭火。最近中美间的经济交流开始“解冻”,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但我个人对经济交流能否融化中美关系僵局,仍然持保留态度,因为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最狠的一招,就是通过对芯片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限制,来降低中国经济的整体能力,努力维护美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霸权。

不过,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形成的巨大优势,比如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集群等等,对全球商业形成了“磁场效应”。你美国设限,但其他国家及其企业,仍会大步走向中国,就会对冲美国打压中国的霸权战略。市场力量也许会突破美国的政治路障和战略沟壑,美国的对华“去风险”,有可能渐渐转变为对美“去风险”。

声明 :中国历史网是一个非盈利网站,站内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本站仅提供存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