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本周重要民族宗教节日(2014年2月3日至2月9日)

    阿昌族窝罗节(农历正月初四)2月3日怒族祭山林节(农历正月初四、初五)2月3至4日傈僳族澡塘会(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六)2月3至5日遍照大日如来法会(藏传佛教节日,藏历十二月初四至十五)2月3至15日路神生日(农历正月初五)2月4日迎财神(农历正月初五)2月4日瑶族小元宵(农历正月初五)2月4日白族葛根会(农历正月初五)2月4日傈僳族拉歌节(农历正月初五、初六)2月4至5日定光佛圣诞(佛教节日,农历正月初六)2月5日广西石林县彝族祭牛节(农历正月初六、初八)2月5、7日人日(道教节日,农

  • 叙永县:苗寨"踩山节"掀开民族文化活动序幕

    3日,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宝元村霞峰寨的苗、汉等各族同胞们欢聚一堂,欢庆传统的苗族“踩山节”,彼此送上新年的祝福,掀开了叙永苗寨踩山节等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序幕。紧接着2月7日水潦彝族乡的“小火把节”,2月9日的“拉婚故里”——麻城乡的苗族踩山节等将陆续为各地友人献上丰盛的民族文化大餐。

  • 中国草原蒙古族牧民祭天迎新年

    大年初一天蒙蒙亮,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草原的蒙古族牧民艾日布一家,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美酒、奶制食品,举行春节习俗中最重要的祭天仪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 云南花腰彝人民祭竜过大年

    2月4日,云南省石屏县哨冲镇花腰彝族举办隆重的农历马年祭祀礼仪“德培好”。彝族山寨的花腰彝村民身着民族盛装,在祭师引领下,载歌载舞开展祭祀祈福活动,祈祷马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畜平安。“德培好”是花腰彝族纪念民族英雄“阿竜”的传统民俗祭祀礼仪,每12年举行一次,节期3天。从2月3日起,一场场古老而鲜活的文化、歌舞盛宴将在此呈现给来宾。

  • 龙州侬侗节

    金龙镇地处龙州县北部,是广西崇左市的边陲小镇,距龙州县城55公里,东、南两面分别与逐卜乡、武德乡相邻,西与越南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5公里。全镇总面积197.36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28个自然屯、1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万人。

  • 揭秘民国时期成都春节习俗:偷青、挂春联、耍狮灯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没有高清电视、没有璀璨霓虹、也没有大型烟火,老成都春节怎么过?近日,成都市档案馆在官方微博“蓉城档案”上公布了一批与春节民俗有关的民国老档案,演春晚、看川剧、偷青、挂春联、耍狮灯……也相当热闹。

  • “破五”寓意“送年” 吃饺子寄托对美好明天祈盼

    2月4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人们开始理思绪,重新开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2038年将现奇特历法现象:立春与春节在同一天

    2月4日是正月初五,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天文专家表示,春节总在立春的前后,有意思的是,2038年的立春与春节在同一天,将出现“初一春”的奇特历法现象。

  • 从江原生态民族民间节日

    从江民族民间节日众多,最为集中在秋、冬两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吃新节、七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从江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但由于民族不同节日活动也各异。如侗族春节期间一般开展祭萨、吹笙踩堂、抬官人、打秋千、鼓楼抢鸡、吃相思、演侗戏、斗牛等活动;苗族则是开展祭祖、赛芦笙、放排枪、踩歌堂和斗雀等活动。民族、支系、村寨间特有的节日众多,过节时间各异,民族色彩浓郁,节日气氛神秘。它们一般可分为祭祀、农事节令、纪念三种类型。

  • 山西年俗:正月初三不出门

    正月初三称为“赤狗日”,古人都认为这一天不宜出门拜年,而应该在家中祭拜天地神明和祖先。据说,“赤狗”是指“火焰之神”,出外如果遇到它,难免会有凶事,拜访朋友们可能发生纠纷,因此最好呆在家里好好休息。还有一种说法称年初三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因此,要早早熄灯睡觉,让老鼠在没灯的情况下,无法办成,才不会生下一大堆的“鼠子鼠孙”偷吃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