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刘勰有什么儒学的著作?刘勰的文学思想是什么

时间:2021-11-16 09:04:07编辑:佚名

刘勰(约441~约521),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称南东莞)。刘勰的生卒年月,史籍没有明载,学术界有多种说法,较多意见取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的考证(参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之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南朝梁学者,文学理论家。

刘勰少孤,家贫不能娶,曾依靠佛教僧侣僧佑十几年,精通佛教经典。梁武帝时曾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等职。善文学,撰有著名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五十篇。晚年出家为僧。

刘勰虽重佛学,但也非常推崇儒家学说。在《文心雕龙》中,他专门立有《原道》、《徵圣》、《宗经》等篇,就是试图通过儒学的'道'、儒家的'圣人'和儒家的经典,来探索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创作的规范、评价的标准、文体的渊源和救弊的方法。刘勰认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文心雕龙·原道》)。即通过圣人来学习道,通过圣人的文章来学习作文。在《徵圣》篇提出:'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孔子就是结合《春秋》、《礼》、《诗》、《易》诸经,来表现繁简隐显的修辞手法。他指出:'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详其本源,莫非经典。'(《文心雕龙·序志》)认为儒家经典的内容极其丰富,表现手法又多种多样,因此,后世的各种文体实际上都渊源于经典。

而宗经在文学创作上则具有'情深'、'风清'、'事信'、'义直'、'体约'、'文丽'这'六义'的规范(参见《文心雕龙·宗经》)。刘勰的这些文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尤其是唐宋间的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其思想渊源即与刘勰有关。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