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京剧术语:一道汤 一颗菜

    一道汤这个词是指京剧演员缺乏独特的表演。在不同戏中演不同角色的表演互相雷同,致使角色形象不鲜明,千人一面,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也是机械呆板,没有味道。这种没有特色的表演,好像是用一种汤料烹制不同的菜肴,原料虽不同,而做出的菜却变成一个味道,因而用一道汤比喻。一颗菜

  • 京剧的虚拟性有什么体现?京剧虚拟性的表现

    在话剧舞台上,我们看到大幕拉开,是什么环境,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天气如何,就一目了然了,因为舞台上的布景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的京剧演出时,大幕拉开,舞台上除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等演员出场,你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知道这舞台上是表现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的故事,这就给我们在表现时间和

  • 京剧的程式性有什么特征?京剧程式性的类别

    提起京剧的程式,有些人就以为凡 "程式 "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推崇 "程式 ",就是反对改革创新,就是因循守旧,因此有些人以 "打破程式 "为时髦,以 "取消程式 "为炫耀自己改革创新的资本。其实,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

  • 京剧的综合性有什么特点?京剧综合性的体现

    我从11岁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迄今40年来,我学京剧,看京剧,演京剧,教京剧,到现在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北京京剧院的一院之长,对京剧艺术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溶入到我的生活之中了。我所以要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总结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还是因为我亲身经历了一件至今难忘的故事。那就是十多年前,我在伦敦的英

  • 越剧有哪些习俗?越剧习俗简介

    女子越剧戏班时期,存有不少从男班继承的封建迷信习俗,来沪后仍有所沿袭,直至1938年,才被一一废除,现略记如下:拔台基戏班拔台基(换台口),常走水路乘船而行的 "水路班 ",当时,按惯例必须乘坐两条船,前面一条叫 "天牌 ",乘坐男人,后面一条叫 "地牌 ",乘坐女人。拔台基不用交通工具而步行者,走在前面

  • 越剧中的行话有哪些?越剧中的专称

    四柱头一副戏班或一个剧团内,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四个行当的头肩演员,被称为 "四柱头 ",相当于一座戏台的四根台柱子,说明她(他)们对戏班演出营业的重要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四柱头 "成了越剧戏班演员组合的基本体制,这是对初期越剧 "两小 "(小旦、小丑)、 "三小 "(小旦、小生、小丑)体制的继承和发

  • 越剧的谚语口诀有什么?

    越剧因历史短,出自本身的谚语、口诀较少,大多从民间和京剧、绍剧方面流传进来,如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千斤念白四两唱 "、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等等。现选择较有自身特点的略记如下:为口饭,落个难。台下宁让一寸金,台上不让半分春。唱戏唱到死,没有铜钱买烧纸。台上笑脸迎,台下泪暗吞。千生万

  • 周瑞安有什么轶事?周瑞安唱戏的故事

    《连环套》中周瑞安饰黄天霸早年间,北京有位著名的武生演员周瑞安。他身材魁梧,武功扎实,是前辈武生中的优秀人材。直到晚年,他还经常贴演《金钱豹》、《艳阳楼》、《八蜡庙》等重头戏。周瑞安跟王琴侬是把兄弟。他为人非常老实正派,特别爱演勾脸戏,但一生却不学勾脸,每次都是由他的老搭档武二花刘春利代

  • 京剧演唱者是如何处置腔调的?

    讲演唱者在演唱中要依据字音、字义处置腔调,才能唱得准确完美。例如《搜孤救孤》程婴唱“白虎大堂领了命”唱句,设计为腔调高亢的二簧导板,“白”字的音调起始就较高,用了一个小腔后紧接着用拔高的立音唱“虎”字,“虎”未大用腔,接着在“大堂”的“堂”字上使用了低缓的长腔,“领了命”三字“领了”唱得从容一带而

  • 京剧中的唱腔和嗓音有什么作用?

    "唱腔是画儿嗓音是色儿 "此系雷喜福先生所言。把唱腔比喻为一幅图画,把嗓音比喻是做画的颜色,是讲演唱者唱好唱腔,必须根据曲情的需要,在演唱中运用好各种不同音色。比如“哭音”、“虎音”、“立音”、“堂音”、“脑后音”、“沙音”、“滑音”、“炸音”……等等。“哭音”的声音特点缓慢低沉,唱时略带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