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时间:2020-12-29 15:21:08编辑:佚名

 

  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在奴隶主阶级内部也十分森严。

  按照周礼规定,演奏乐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组成的乐舞队进行演奏和舞蹈;诸侯则用六佾,共三十六人;卿大夫用四佾,共十六人;士则只能用二佾,即只有四人。

  如果谁违反了这些规定,就是违反了周礼,应该受到惩罚。

  当时,鲁国有一个卿大夫,叫季平子。季氏世代为卿,权重势大,操纵着国家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的控制之下。作为卿大夫,他本来只能用十六人的乐舞队,可是他自比天子,便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和舞蹈。

  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认为季平子破坏了周礼。

  有一次,孔子谈论季平子,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孔子愤怒地说:“他竟然敢在自家的庭院里违背周礼,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如果能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容忍的呢!”(原文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

 

本文标签: 孰不可忍   是可忍  
图文推荐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