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倭寇”并非全指日本人

时间:2021-03-01 14:05:01编辑:佚名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寇乃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现代人几乎都以为,倭寇就是指来自日本的海上盗贼,其实不然。只因为日本古称倭奴国,而最早的一批海盗来自倭奴国,所以人们才有这样的误解。

  公元十三世纪开始倭寇频繁出现在中国、朝鲜沿海,直到十六世纪才渐渐消泯,前后历时达三百年之久。这些倭寇并非纯正的海盗,虽然他们曾经被归类为海盗一脉,但其实际劫掠的对象不仅仅是海上船只,有时还直接深入陆地,劫掠海边城镇,杀害大量人口。这也就决定着倭寇不仅是海盗那么简单,还包括内陆上与之勾结的盗贼和奸商。他们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不同国家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

  在这里,浪人需要解释一番。元朝末年,不少民间的武装力量被朱元璋打败,因为无法在中土立足,所以有很多逃亡日本,以日本周边的海岛为根据地,联合了部分不受政府控制的浪人和武士,返回中国海岸抢劫。也就是说,日本的浪人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本是中土人。所以说,说倭寇指日本人,很显然是不正确的。

  再者,倭寇的侵扰行为并未受到日本政府的指使。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时期,日本正值软弱无能的足利幕府统治,后又逢战国时代,天皇形同虚设,根本无力管理地方藩镇和武士,四分五裂的日本国无暇顾及是否有倭寇出海横行。不仅如此,由于倭寇会从中国、朝鲜等地抢掠大量珍贵物品回到日本兜售,间接刺激了日本的经济发展,所以日本政府对倭寇横行事件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纵容也不控制的态度,令明朝政府无法直接指责日本,只能自行解决。

  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沿海的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走私活动,同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时有勾结无业的日本武士在中国沿海贩私抢劫。其中,李光头、许栋、汪直、陈思盻等大走私贩闻名一时,令中国沿海居民闻风丧胆。真实的历史就是,十寇倭者三四,其余皆是本地豪强霸王。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于望海埚全歼数千来犯之倭后,倭寇稍稍敛迹。但随着明政府海防的薄弱,倭寇又再泛滥。中国政府曾通过退回日本朝贡、结束与日本对外贸易、下降诏戒喻等方法来迫使日本政府遏制倭寇。然而实质问题又岂是在日本政府?

  于是,直到1563年,戚继光、俞大猷等带领家将大破倭寇,同时整顿内陆奸贩,才强硬地遏制了倭寇活动。1567年,明政府终于解除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海禁,允许中国商人到南海通商,随着商贸活动的频繁,四邻皆能获得优惠,倭寇活动才大大减少。

图文推荐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