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怎样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

时间:2021-03-01 16:36:03编辑:未知

  王阳明,名守仁,出生于浙江余姚,他在被贬贵州时曾在阳明洞中学习,后世便称他阳明先生、王阳明。阳明先生是明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最重要的大师。

  据说有一天,王阳明突然心中一亮,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从而顿悟,即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不应当求之于外物,这就是他自己的哲学体系的萌芽。这套哲学体系影响了明朝后来文化以及市民生活观念的走向。

  他的观念三字可蔽之:致良知。

  他后来多次激动地描述他一口道尽这千古圣学之秘的心情:“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钱德洪《刻文录序说》)也就是说,自龙场时这“良知”二字已在他心中盘桓了,他当时所悟只是还差一点,就为了这一点,他先是说“心即理”,后又讲“诚意”,讲“克己省察”、“收放心”,讲“知行合一”。基本方向一致,但都不如“致良知”一语中的,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方法,简易精一。就像马克思好不容易发现了唯物主义原理一样,王阳明这唯心主义的原理也得来不易,他说:“某之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真是三字二十年得,一吟便到白头。

  “致良知”之说一经出世,便影响深远。史学家张岱说:“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思想家黄宗羲也说王阳明学说,“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着明者也”。自古能与孔、孟比肩者能有几人,而在后人眼里,王阳明的思想可比肩圣人,这是何道理,其个中缘由当由当时的大环境说起。

  明朝前期尊崇宋代的程朱理学,它强调“存天理,去人欲”,是“格物致知”,这一时期士尚质行,学无异端。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每一个人都在礼教的道德规范之内,忠臣、义士、孝子、节妇、贞女构成一系列普遍伦理价值型人格。而王阳明这一“致良知”学说的出现,对朱熹的这一套理学思想恰好是一个叛逆,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其实,未悟道之前的王阳明也是朱熹的后世门徒。据说有一次,他为了亲身实践朱熹“格物致知”的教诲,就把竹子当做研究对象,他专心致志地“格”竹子这个“物”,用了七天七夜时间,却一无所得。不知这是否使得他对朱熹等创造出的这一套理论产生怀疑,但可以肯定的是,王阳明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本来没想要冲击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他的目的也在于挽救逐渐没落的封建统治,可这一思想一问世,便成了引发思想解放的催化剂。他的哲学,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圣”“贤”与“六经”两大权威。

  在他之后,有很多追随者,被称为王氏后学,例如后来的泰州学派、李贽、公安派,以至于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茅元仪、孙奇逢等人,他们对王阳明的思想进行发展,从而使得明末出现了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潮,这一思潮影响到市民阶层的各个方面。

  王阳明的哲学将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带有世俗人情的味道,从而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这就影响了明末市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后期的文化艺术,出现了以“文化”和“娱乐”为中心议题的市民文化。明朝后期的小说、戏剧创作、瓷器、木刻版画等等,例如小说《金瓶梅》的出现,肉欲赤裸裸地展露,到《牡丹亭》中具有审美意义的爱情,从欲望的觉醒,到人性的觉醒。这就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大进步,阳明之功功不可没。

  梁启超说:“王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实为精到评价。

图文推荐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