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网!
最新文章
  • 论语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进行重大的祭祀一样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 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名言故事仲弓,名冉雍。他的父亲是个地位卑微的平民,孔子并不因此看低他,认为仲弓在德行方面有成就,可以让他做卿大夫类的大官。孔子还打比方称赞仲弓说:杂色牛生出红色的小牛,两角长得周正,即便你 不想用它作祭品,山川

  • 论语解读: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名言故事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斗鸡之乱。原来,鲁国权臣季氏与郢氏斗鸡,季氏给鸡装上护甲,郿氏给鸡爪套上金属套。两家发生冲突,臧昭伯拘禁季氏家人,季平子把臧氏家臣囚禁。臧氏与郿氏向鲁昭公告难。昭

  • 论语解读: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办事是否尽力了?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名言故事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坚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他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突然说: 席子的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席子的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曾元啊,你扶我起 来,

  • 论语解读: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子张问孔子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 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这样对自已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名言故事有一次,子张问怎样才能算是英明。孔子打比方说:暗中造谣、恶毒诽镑, 传到你这里就行不通了,就算英明。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施政。孔子说:关

  • 论语解读:富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靠不仁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名言故事在孔子心目中,仁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挨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前493年夏天,卫灵公病逝。南子依照卫灵公的遗命,立小儿子郢为君,但郢却不肯接受,他说:太子蒯聩虽逃亡在外,然其子辄尚在国中,应立辄为君。于是卫灵公的孙子辄被立为卫君,这就是卫出公。卫国发生了父子

  • 论语解读: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说话动听而举荐他,不会因为某人品德不好而不 采纳他的善意规劝。名言故事孔子曾经说君子不会因一个人说了一些动听的话而来举荐他,亦不因某个人行事有缺陷便连他说的话也完全不理。但是这一点,在他对待宰我上却没有体现出来。宰我能言善道,起初孔子对他印象很好,但后来却对其不满,批评其朽木不可雕也。有一次,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告诉一个仁者,另一个仁者掉进井里了,他应该跳下

  • 论语解读:朽木不可雕也

    宰我白天睡觉。孔子说:他像朽木一样无法雕琢,像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我,我改了过来。名言故事宰我,字子我,亦称宰予,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宰我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他跟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曾受孔子派遣出使齐楚。子贡对宰我的评价是:利口善辩,智足以知圣人,见解独到,

  • 论语解读:获罪于天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名言故事王孙贾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有一次,王孙贾故意向孔子问道:很多人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奥,居室的西南角,古时是家中尊者居住的地方;灶是烹饪做饭的地方。居奥的尊者地位虽高,但不管事,不如灶下做饭的掌握饮食大事。这里用奥喻指内廷的近臣,灶喻指

  • 论语解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怎样实现仁,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必先磨好工具。生活在那里, 就要追随那里的品德高尚的领导,结交那里的仁义之士。名言故事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询问实现仁义的途径。孔子想了一想,告诉子贡说,一个做手工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的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猪仔啊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和这个国家各种贤达仁义的人士结交来往。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

  • 论语解读:不改其乐

    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德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陋巷,人人都会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是真贤德啊!名言故事颜回字子渊,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前522 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终身追随孔子而不仕。他性格恬淡,聪明过人,长